脚后跟疼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跟骨骨刺

成因:长期的足底筋膜牵拉跟骨,导致骨膜下新骨形成,形成骨刺,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

相关因素:多见于中老年人,长期站立或行走、体重过重等因素会增加跟骨骨刺形成的风险,因为这些因素会加大足底筋膜对跟骨的牵拉力量。

足底筋膜炎

成因:足底筋膜反复微损伤,引发无菌性炎症。

相关因素:长时间行走、跑步等运动,尤其是在硬地面上运动;不合适的鞋子缺乏足够的支撑;肥胖人群体重对足底筋膜的压力较大,容易引发足底筋膜炎。例如,经常进行马拉松训练的人群,由于训练强度大且频繁,足底筋膜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跟腱炎

成因:跟腱过度使用或受伤,导致跟腱发炎。

相关因素:运动爱好者突然增加运动强度或改变运动方式,如突然增加跑步距离、频率等;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如鞋底过硬或过软,不能提供良好的跟腱支撑;年龄也是一个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跟腱的弹性和修复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跟腱炎。

跟骨滑囊炎

成因:跟骨周围的滑囊受到反复摩擦、压迫等刺激,引起炎症。

相关因素: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使滑囊受到压迫;不合适的鞋子导致滑囊与周围组织反复摩擦,例如高跟鞋会使跟骨周围的滑囊受到异常的摩擦和压迫,增加跟骨滑囊炎的发生几率。

神经卡压

成因:跟骨附近的神经受到卡压,如胫神经在跟骨下方受到卡压,可引起脚后跟疼痛。

相关因素:足部的一些结构异常,如足部的骨质增生、囊肿等可能会压迫神经;外伤导致局部组织肿胀,也可能卡压神经。例如,足部曾经受过伤的人,神经卡压的风险相对较高。

外伤

成因:脚后跟受到直接撞击、扭伤等外伤,导致软组织损伤或骨折等,引起疼痛。

相关因素:运动中脚部意外受伤,如篮球运动中跳起落地时脚部受力不当;日常生活中不小心摔倒后脚跟着地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脚后跟外伤。例如,儿童在玩耍时奔跑摔倒,可能会导致脚后跟外伤引起疼痛。

其他疾病

成因: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脚后跟疼痛,如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等。

相关因素: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周围,包括跟骨周围,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疼痛,多见于有痛风家族史或长期高嘌呤饮食的人群;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累及足部关节,导致关节疼痛、肿胀,也可能引起脚后跟疼痛,多见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