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停用糖皮质激素
若正在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产品,应逐渐停用。对于长期使用强效或超强效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快速停药可能引发反跳现象,需在医生指导下缓慢递减用量。不同年龄人群停药速度可能有差异,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成熟,更需谨慎调整,一般建议每周递减用量不超过原用量的10%-20%,密切观察皮肤反应。
二、皮肤护理
清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洁面产品,用30℃-32℃的温水清洁面部,每日2次左右。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屏障,加重皮肤不适,不同年龄人群皮肤状态不同,儿童皮肤更娇嫩,应选择婴幼儿专用的温和洁面产品,避免使用含有酒精、香料等刺激性成分的洁面产品。
保湿:使用具有保湿功效且不含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如含有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保湿霜或乳液。保湿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一般建议每日多次涂抹保湿产品,保持皮肤水分。老年人皮肤水分流失较快,更要注重保湿,可适当增加保湿产品的使用频率。
三、医学治疗
外用药物:根据皮肤具体情况使用相应外用药物。如皮肤有炎症、红肿等表现,可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等,这类药物能缓解炎症反应,且对皮肤屏障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于皮肤干燥脱屑明显的患者,可短期使用一些具有修复皮肤屏障作用的外用药物。
光电治疗:在皮肤屏障有所修复后,可考虑一些光电治疗,如强脉冲光等,但需在皮肤状态相对稳定时进行。不同年龄人群对光电治疗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皮肤较薄,进行光电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能量参数,老年人皮肤松弛,治疗时要注意避免过度治疗导致皮肤损伤加重。
四、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橙子、苹果等),维生素有助于皮肤的修复。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等。不同年龄人群饮食结构有所差异,儿童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挑食偏食影响皮肤修复;老年人要注意饮食清淡,减少高盐、高油食物的摄入。
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一般成年人每天睡眠应保证7-8小时,儿童睡眠时间相对更长,婴儿需保证12-16小时,幼儿11-14小时,学龄儿童10小时左右,良好的作息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和皮肤的修复。
避免刺激:避免风吹、日晒等外界刺激,外出时可佩戴帽子、口罩等进行防护。不同季节对皮肤的刺激不同,夏季日晒强烈,更要注意防晒,可选择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相结合的方式;冬季寒冷干燥,要注意保暖和皮肤保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