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身生理结构因素
女性的生殖系统相对较为特殊,阴道与尿道、肛门相邻,容易受到周围细菌的污染。女性的阴道是一个酸性环境,正常情况下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可以维持阴道的酸性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但如果这种酸性环境被破坏,比如长期使用碱性肥皂清洗外阴等,就容易导致妇科炎症的发生。例如,正常阴道pH值一般在3.8-4.4之间,当pH值改变时,菌群平衡被打破,就可能引发炎症。
二、个人卫生习惯因素
1.不注意经期卫生:女性月经期间,经血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如果不及时更换卫生巾,会为细菌的滋生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增加患妇科炎症的风险。一般建议每2-4小时更换一次卫生巾。
2.性生活卫生不佳:性生活时如果不注意清洁,男性生殖器官上携带的细菌等病原体容易带入女性阴道内,引发炎症。比如,性生活前后双方都应清洗外生殖器。
三、机体免疫力下降因素
当女性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比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患有慢性疾病等情况,身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引发妇科炎症。例如,长期熬夜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使女性更容易患上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
四、医源性因素
1.宫腔操作感染:如人工流产、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等宫腔操作,如果手术环境不达标、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就容易将外界的细菌带入宫腔,引发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
2.阴道冲洗不当:有些女性过度进行阴道冲洗,尤其是使用不恰当的冲洗液,会破坏阴道原有的菌群平衡和酸碱环境,导致局部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炎症。正常情况下,阴道有自净作用,一般不需要进行阴道冲洗。
五、其他因素
1.长期穿着紧身化纤内裤:紧身化纤内裤不透气,会使阴道局部的温度和湿度升高,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增加患外阴炎、阴道炎的几率。建议女性选择棉质、宽松的内裤。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阴道内糖原含量增加,适合念珠菌的生长繁殖,所以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据统计,约75%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在某一时期会并发霉菌性阴道炎。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阴道分泌物增多,如果不注意卫生,也更容易患上妇科炎症。孕妇应特别注意保持外阴清洁,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定期进行产检,关注自身生殖系统健康状况。而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发生老年性阴道炎等妇科炎症,需要更加注重外阴的清洁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