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或不伴细菌感染的乳腺组织炎症
哺乳期乳腺炎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非哺乳期乳腺炎有乳房肿块、疼痛等
乳汁淤积和致病菌侵入;非哺乳期乳腺炎可能与体内免疫因素相关
已成脓肿,采取手术治疗引流排脓;未成脓肿,可进行药物治疗
金牌医生
内侧中
乳腺炎是指伴或不伴细菌感染的乳腺组织炎症,可分为哺乳期乳腺炎和非哺乳期乳腺炎,以哺乳期乳腺炎最为常见。
哺乳期乳腺炎起病急,以感染性炎症反应为主,多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
非哺乳期乳腺炎则为慢性起病,有肿块、疼痛,病情易反复。
乳腺炎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的女性,以哺乳期妇女为主(约占全部病例的90%),极少见于男性。
据2017年美国一项调研数据显示,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率为9.5%~33%。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常发生于哺乳期,特别是初产妇产后1~2个月内易发。
初产妇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经产妇,可高出1倍。
乳腺炎可分为哺乳期乳腺炎和非哺乳期乳腺炎。
又称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多发生于产后哺乳的妇女,以产后3~4周的初产妇为主。
因乳房血管丰富,早期就可出现寒战、高热及脉搏快速等脓毒血症表现。
又称慢性乳腺炎,是指在非哺乳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乳腺内的慢性炎症性反应。
发病部位多为乳晕部,主要表现为乳房内肿块,疼痛等症状。
根据引起非哺乳期慢性乳腺炎的原因不同,主要分为3大类:
浆细胞性乳腺炎:指各种原因引起乳腺导管腔内分泌物淤滞、乳腺导管扩张,导管周围出现无菌性炎症及肿块。浆细胞性乳腺炎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命名,如乳腺导管扩张症、粉刺性乳腺炎、化学性乳腺炎等。
乳腺结核:多数由肺结核等经血源或淋巴途径播散而来,少部分可由胸壁结核直接蔓延而来。
肉芽肿性乳腺炎:一般认为肉芽肿性乳腺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有哺乳经历的经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