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理性因素
(一)睡眠姿势影响
睡眠时如果长时间压迫手部,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导致早上起床后手肿。例如,长期习惯侧睡且压迫一侧手臂,使得手部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手部血管内,引起手部肿胀。这种情况在大多数人群中都可能出现,一般起床后适当活动手部,促进血液循环,肿胀会逐渐消退。
(二)水分潴留
夜间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若睡前摄入较多水分,而机体在睡眠中代谢水分的速度较慢,水分可能会在手部等组织间隙潴留,从而导致早上起床后手肿。尤其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人群,其身体的水分调节功能有所下降,更容易出现这种因水分潴留引起的手肿情况。
二、病理性因素
(一)类风湿关节炎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关节,也可累及手部等外周关节周围组织。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关节滑膜炎症有关。患者除了手肿外,还常伴有手部关节疼痛、僵硬,尤其在早晨起床时症状较为明显,活动后可稍有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关节可能出现畸形等改变。这种情况在女性人群中相对多见,且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二)骨性关节炎
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关节退行性病变。手部的小关节,如指间关节等容易受累。由于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原因,可导致手部肿胀、疼痛,早上起床时可能感觉手部发僵,活动一段时间后症状减轻,但过度活动后又会加重。其发生与年龄增长、关节劳损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肾脏疾病
如肾小球肾炎等。肾脏是人体调节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器官,当肾脏功能受损时,会影响体内水钠的排泄,导致水钠潴留。水钠潴留可引起手部等部位肿胀,早上起床时手肿可能较为明显。同时患者还可能伴有眼睑水肿、下肢水肿等表现,部分患者会有蛋白尿等尿液异常改变。这种情况在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但一些基础有肾脏疾病的患者更易出现。
(四)心脏疾病
例如右心衰竭。右心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减弱,体循环淤血,导致静脉回流受阻,手部静脉血液回流不畅,从而引起手肿。患者还常伴有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表现。一般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右心衰竭相关的手肿情况。
(五)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机体代谢率降低,出现黏液性水肿。手部也可能出现肿胀,同时还伴有乏力、怕冷、皮肤干燥、食欲减退等表现。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尤其以中年女性较为常见。
如果早上起床后手肿频繁出现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疼痛、活动受限、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类风湿因子、肝肾功能、心脏超声、甲状腺功能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