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东西很容易噎着是什么原因

一、生理结构因素

(一)吞咽反射异常

正常情况下,人体吞咽时会有一系列协调的反射动作来保证食物顺利通过咽部进入食管。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功能减退,吞咽反射可能变得迟钝,比如延髓等相关神经结构的功能退化,使得对食物进入咽部的感知和应对反应变慢,容易导致食物在咽部停留,增加噎着的风险。儿童如果存在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吞咽反射不协调,例如早产儿,其神经系统发育相对不成熟,吞咽功能尚未完全建立,在进食过程中就较易发生噎呛。

(二)咽喉部肌肉功能减退

随着年龄增长,咽喉部的肌肉会逐渐出现萎缩、力量减弱的情况,尤其是老年人,咽喉部的环咽肌等肌肉功能下降,会影响对食物的推送能力。而对于长期缺乏锻炼的人群,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咽喉部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在进食较硬、较大块食物时,就难以有效地将食物推送入食管,从而容易噎着。另外,一些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如帕金森病患者,其咽喉部肌肉会出现运动障碍,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都受到影响,大大增加了噎食的可能性。

二、疾病因素

(一)神经系统疾病

1.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病变部位如果影响到与吞咽相关的脑区,像脑干等部位受损时,会导致吞咽中枢功能障碍,使得吞咽动作无法正常协调进行。例如脑梗死累及延髓吞咽中枢时,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进食时很容易发生噎呛。这类患者无论年龄大小,只要发生脑血管疾病,就需要特别注意进食安全,可能需要调整饮食质地来降低噎食风险。

2.帕金森病:该病会引起全身肌肉的运动障碍,咽喉部肌肉也不例外,肌肉僵硬、运动迟缓等症状会影响吞咽过程,患者在咀嚼和吞咽食物时都会遇到困难,进而容易噎着。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食物性状,如将食物做成糊状等,以减少噎食风险。

(二)消化系统疾病

1.食管狭窄:多种原因可导致食管狭窄,如食管癌引起食管管腔狭窄,或者食管良性狭窄(如反流性食管炎反复发作导致瘢痕形成)。食管狭窄会使食物通过食管的通道变窄,食物通过受阻,在吞咽时就容易卡在狭窄部位而发生噎着。例如食管癌患者,随着病情进展,食管狭窄情况逐渐加重,进食时噎食的情况会愈发频繁。

2.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障碍导致的食管功能障碍性疾病,表现为食管蠕动减弱和食管下括约肌不能正常松弛,食物难以从食管进入胃内,大量食物积聚在食管内,当进食时就容易反流至咽部,从而引发噎呛。这类患者需要注意进食的速度和食物的量,尽量少食多餐,并选择合适的食物质地。

三、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吞咽困难的副作用。例如一些抗精神病药物,可能会导致口干、吞咽肌紧张等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正常的吞咽功能,增加噎着的可能性。在服用这类药物时,患者需要注意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来缓解口干症状,并且进食时要格外小心,缓慢进食。

四、饮食因素

(一)食物性状不合适

进食过于坚硬、大块的食物时,比如老年人牙齿咀嚼功能减退,无法将食物充分咀嚼成合适的大小就直接吞咽,或者儿童食用花生、瓜子等小而圆的食物时,很容易在吞咽过程中卡住。例如儿童误食完整的葡萄,由于葡萄较大且圆滑,容易卡在咽喉部位导致噎呛。另外,进食速度过快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如果进食速度过快,没有充分咀嚼就匆忙吞咽,食物团块较大,超过了咽喉部的通过能力,就容易噎着。

(二)饮酒或服用镇静类药物后进食

饮酒后或者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后,人体的吞咽反射会受到抑制,同时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变慢,此时进食就容易发生噎呛。例如饮酒过量后,咽喉部肌肉的协调性下降,吞咽功能受到明显影响,进食时很容易将食物误吸入气管而噎着。对于这类人群,在饮酒或服用相关药物后应避免立即进食,或者选择质地柔软、容易吞咽的食物。

五、其他因素

(一)环境因素

在进食时环境嘈杂、被打扰等情况,会分散进食者的注意力,使得吞咽动作不能顺利进行。比如在吃饭时被大声喧哗干扰,进食者可能会因为分心而导致食物噎在咽部。对于儿童来说,家长在喂食时如果逗弄孩子,也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吞咽过程,增加噎食风险。

(二)心理因素

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可能会影响吞咽功能。例如一些人在公众场合进食时会感到紧张,这种紧张情绪会导致咽喉部肌肉紧绷,吞咽困难,从而容易发生噎着。对于这类人群,需要调整进食时的心理状态,尽量保持放松,缓慢进食,并且选择合适的进食环境来缓解紧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