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评量表测试
(一)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
1.具体分析:该量表包含9个项目,分别涉及心境、兴趣、睡眠、精力、食欲、自卑、集中注意力困难、自杀观念等方面,每个项目按照“0-无,1-几天,2-超过一半天数,3-几乎每天”进行评分,总分范围0-27分。一般来说,总分5-9分为轻度抑郁,10-14分为中度抑郁,15-19分为中重度抑郁,20-27分为重度抑郁。例如,若患者回答“几乎每天都感到心情低落”,则对应3分。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成年人群自我初步筛查抑郁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自评量表具有一定局限性,只是初步提示可能存在抑郁问题,不能作为确诊依据。对于老年人,由于可能存在认知功能减退等情况,需要家属协助理解和填写;对于儿童青少年,该量表的适用性相对有限,因为其认知发展阶段可能影响对项目的准确理解。
(二)贝克抑郁量表(BDI)
1.具体分析:共有21个项目,涵盖情绪、认知、躯体症状等多方面,每个项目有4个选项,从无或偶尔到经常、持续进行评分,总分范围0-63分。分值越高提示抑郁程度越重,例如项目“我感到悲伤”,选项“我不感到悲伤”计0分,“我一直感到悲伤,以往并不这样”计3分等。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成年人群均可使用。对于有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需要考虑其身体状况对回答的影响,比如患有严重疼痛的患者可能会因为躯体不适而影响对抑郁相关项目的评分;对于女性,在孕期或哺乳期使用时要谨慎,因为量表中的一些躯体症状描述可能与孕期生理变化有重叠,需要综合判断。
二、他评量表测试
(一)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具体分析:有17项、21项和24项等版本,主要通过医生对患者的观察和询问来评分,涉及抑郁心境、有罪感、自杀、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工作和兴趣、迟缓、激越、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性症状、疑病、体重减轻、自知力等多个方面,评分标准较为细致,例如对于“抑郁心境”,根据患者的表现分为0-4分不同等级。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评定。对于儿童抑郁的评估,该量表的他评方式也需要医生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与儿童的沟通能力,因为儿童的表达和表现可能与成人不同;对于老年患者,医生要注意老年人可能合并的其他慢性疾病对抑郁表现的干扰,比如帕金森病等可能导致运动迟缓等表现,容易与抑郁的迟缓症状混淆,需要仔细鉴别。
三、就医进一步评估
当通过自评或他评量表初步提示可能存在抑郁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评估。医生会结合患者的详细病史,包括患病的起始时间、症状的发展变化、是否有家族精神疾病史等;还会考虑患者的生活方式,比如是否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社交孤立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如儿童青少年要了解其在学校的学习、社交情况,老年人要了解其退休后的生活适应情况等。医生会综合各种信息进行诊断,例如可能会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等,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类似抑郁的表现)等来排除其他躯体疾病导致的类似抑郁症状,最终明确是否为抑郁症以及抑郁的严重程度等,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