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问题怎么检查

一、血液检查

1.肝功能检查:包含多种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分布于肝细胞线粒体,两者升高常提示肝细胞受损,常见于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总胆红素(TBil)反映胆红素代谢状况,其升高可能与肝细胞损害、胆道梗阻等相关;白蛋白(Alb)由肝细胞合成,降低可见于慢性肝病、营养不良等情况。

2.肝炎标志物检查:若怀疑病毒性肝炎,需检测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以判断乙肝病毒感染及状态;丙肝抗体检测可筛查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二、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为肝脏检查常用初步筛查方法,无创、经济。可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能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脂肪肝等,如脂肪肝时可见肝脏回声增强,肝硬化患者可观察肝包膜是否凹凸不平、门静脉内径是否增宽等。

2.CT检查:能清晰显示肝脏结构,可进一步明确超声发现病变的性质,如鉴别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等,增强CT可观察病变血供情况辅助诊断,但存在一定辐射。

3.MRI检查:软组织分辨率高,对某些肝脏病变诊断优于CT,如鉴别肝血管瘤(典型表现“灯泡征”)、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等,无辐射但检查时间长、费用相对高。

三、肝穿刺活检

适用于不明原因肝脏病变,通过穿刺获取少量肝组织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肝病具体病理类型(如肝炎炎症程度、肝硬化分级等),属有创检查,存在出血、感染等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血液检查需注意采血方式与血量控制,影像学检查首选超声,因其相对安全无辐射。

孕妇:需权衡CT、MRI等检查的辐射或造影剂风险,优先选择超声等相对安全的检查。

老年患者:需考虑其基础疾病对检查的耐受性,如超声为首选,需行增强CT或MRI者需评估肾功能,因造影剂可能影响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