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出血治疗成功率大吗

蛛网膜出血通常指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若患者因脑血管破裂等因素而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经及时且有效的治疗,治愈率基本可达90%以上。但具体能否治愈和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发病时间、出血量以及救治是否及时密切相关,治愈率只是统计学上的数字,对患者个体而言意义不大。积极且及时地采取有效救治措施,能够尽可能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的可能性。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死率情况:

1.患者发病后的不同时间病死率不同,发病后24小时、48小时、7天和28天的病死率分别为37%、60%、75%和41.7%。

2.60岁以上患者的死亡风险比60岁以下患者更高。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式:

1.临床上常采用介入手术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包括开颅夹闭治疗以及血管内栓塞治疗等方法。

(1)开颅夹闭创伤相对较大,手术存在一定风险。

(2)随着显微外科与神经介入技术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患者治愈率有一定提高。

2.对于部分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经过血管栓塞治疗后预后较好。

在患者脑血管破裂早期,尽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能提高治愈成功率并降低病死率,从而改善预后。所以,若在有明显诱因如剧烈运动、用力排便、情绪激动等情况下,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同时伴有严重呕吐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尽早治疗,通常预后良好。

总之,蛛网膜下腔出血需重视及时诊断和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