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肌肉劳损
1.原因及机制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肌肉的弹性和韧性会逐渐下降,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大鱼际肌肉劳损。例如,40岁以上人群,肌肉的代谢能力减弱,长时间使用手部进行重复性动作时,大鱼际肌肉容易疲劳受损。
-生活方式:长期从事手部劳动的人群,如手工工人、钢琴演奏者等,大鱼际肌肉频繁处于收缩状态,容易导致劳损。以手工工人为例,每天长时间握持工具进行操作,大鱼际肌肉持续用力,超过其承受限度就会引发疼痛。
-病史影响:有手部既往损伤病史的人,大鱼际肌肉的修复能力可能受限,再次使用手部时更易出现按压疼痛。比如曾经手部骨折康复后,大鱼际肌肉的正常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再次活动时容易疼痛。
-具体表现:大鱼际部位按压时疼痛,多为酸痛或胀痛,在过度使用手部后疼痛会加重,休息后可有所缓解,但长期劳损会导致疼痛持续存在,影响手部的正常活动,如抓握物体时可能感觉无力。
二、腱鞘炎
1.原因及机制
-年龄与性别:中老年女性相对更容易患手部腱鞘炎,可能与女性手部活动特点及更年期后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更年期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肌腱周围组织的状态,使肌腱更容易发生炎症。
-生活方式:频繁使用手部进行精细动作的人群易患腱鞘炎,如长时间玩手机游戏、过度打字的人群。长时间重复性的手部动作会使肌腱与腱鞘之间反复摩擦,导致腱鞘炎发生。例如,每天长时间进行手机游戏操作,手指频繁屈伸,大鱼际附近的肌腱和腱鞘不断摩擦,引发炎症。
-病史影响:有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人,更容易并发手部腱鞘炎。自身免疫性疾病会累及肌腱和腱鞘组织,使腱鞘的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炎症。
-具体表现:大鱼际按压疼,同时可能伴有手指屈伸时的弹响,严重时手指可能出现卡顿,无法正常屈伸。按压腱鞘炎部位时疼痛明显,且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会放射到手腕等部位,影响手部的正常功能活动。
三、外伤
1.原因及机制
-年龄因素:儿童活泼好动,手部外伤相对较多,如玩耍时碰撞等导致大鱼际部位受伤。老年人由于行动相对迟缓,手部外伤可能多因跌倒等原因,大鱼际着地或受到撞击而受伤。
-生活方式:从事高风险职业或有危险生活场景的人群易发生手部外伤,如建筑工人在工作中手部可能被工具砸到,户外运动爱好者在运动中手部可能受伤等。
-病史影响: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人,手部外伤后更易出现出血不止等情况,且伤口恢复可能较慢,容易引发局部炎症导致按压疼痛。
-具体表现:有明确的外伤史,如撞击、扭伤等,大鱼际部位按压疼,可能伴有局部肿胀、淤血等表现。如果是骨折等较严重外伤,还可能出现手部畸形、活动受限等情况。
四、局部感染
1.原因及机制
-年龄与性别:儿童皮肤娇嫩,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手部局部感染。女性如果手部皮肤有破损,如接触刺激性物质后皮肤屏障受损,也易发生感染。
-生活方式:手部卫生状况差的人群易患局部感染,如不经常洗手,手部接触细菌等病原体后容易引发感染。另外,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手部也利于细菌滋生,增加感染风险。
-病史影响: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手部局部感染。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伤口愈合能力差,一旦手部有微小损伤就易引发感染。
-具体表现:大鱼际按压疼,局部可能出现红肿、发热等炎症表现,严重时可能有脓性分泌物渗出。感染严重时还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