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胃溃疡性穿孔

一、手术治疗

1.单纯穿孔缝合术:适用于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彻底性溃疡手术,或穿孔时间超出8-12小时,腹腔内炎症重的患者。该手术操作相对简单,能快速解决穿孔问题,关闭穿孔部位,但术后溃疡仍有可能复发,需要后续进行抗溃疡治疗。对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选择单纯穿孔缝合术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儿童患者由于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要谨慎评估手术风险,确保手术安全。

2.彻底性溃疡手术:如胃大部切除术等,适用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穿孔在8-12小时内,腹腔内感染和炎症较轻的患者。这种手术可以一次性解决溃疡和穿孔问题,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对于年轻、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考虑彻底性溃疡手术以减少溃疡复发的可能;而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需要充分评估其心肺功能等情况,看是否能耐受彻底性溃疡手术。

二、非手术治疗

1.禁食、胃肠减压:通过胃肠减压可以抽出胃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胃内容物对穿孔部位的刺激,促进穿孔的闭合。对于病情较轻、穿孔小的患者可以尝试非手术治疗,在禁食胃肠减压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腹痛、腹胀等症状以及生命体征等。儿童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时,要选择合适的胃管,注意固定和护理,防止胃管脱出等情况发生;老年患者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要注意胃肠减压的压力等情况,避免对胃肠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抗感染治疗:使用抗生素来预防和控制腹腔内感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可能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一般会选用针对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的抗生素联合治疗。对于有基础感染风险的患者,如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一些慢性疾病导致抵抗力下降,在抗感染治疗时要更加谨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和剂量;儿童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剂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3.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由于患者禁食、胃肠减压以及腹腔内炎症等情况,容易出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需要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维持要求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变化更敏感,需要精确计算补液量和补液速度;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心肾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在补液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心肾功能,防止出现心衰、肾衰等并发症。

4.抑制胃酸分泌: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等,减少胃酸对穿孔部位的刺激,有利于穿孔的愈合。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创造有利于溃疡愈合的环境。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对于儿童患者要谨慎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避免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老年患者如果有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也要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