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膝盖关节疼痛怎么办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休息与制动:当老人膝盖关节急性疼痛发作时,应减少膝盖的过度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或上下楼梯等加重关节负担的动作,必要时可使用拐杖等辅助器具减轻患侧膝关节负重。

2.物理治疗:

-冷敷与热敷:急性期(通常指疼痛发生后48小时内)可使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以减轻肿胀和疼痛;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用温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膝盖,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中医疗法:可在专业人员操作下进行按摩、针灸等,按摩需注意力度适中,针灸要确保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等风险。

3.运动康复:在膝盖关节疼痛缓解期,可进行适当的低强度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例如直腿抬高训练,平卧时将患肢伸直缓慢抬起,保持数秒后缓慢放下;坐位屈膝训练,坐在椅子上缓慢屈膝再伸直,每次训练循序渐进,以不引起明显疼痛加重为度,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屈伸关节的动作。

4.体重管理: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膝盖关节的负荷,老人应通过合理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的食物,如蔬菜、瘦肉、鱼类等,同时结合适量运动(如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控制体重,将体重指数(BMI)维持在18.5~23.9kg/m²,减轻膝盖关节压力。

5.辅助器具使用:可根据情况使用护膝等辅助器具,护膝能提供一定的支撑和稳定作用,减轻膝盖关节承受的压力;对于行走困难的老人,可使用手杖辅助行走,分散膝盖关节的部分负荷。

二、就医情况及建议

当老人膝盖关节疼痛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1.疼痛持续不缓解:经过短期休息、物理治疗等处理后,膝盖关节疼痛仍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2.伴随其他症状:如膝盖关节伴有红肿热、活动明显受限、出现关节畸形或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可能提示存在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疾病。

3.检查与诊断:就医后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体格检查,并安排相关辅助检查,如X线检查可观察膝关节骨质情况,是否存在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MRI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膝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等软组织病变情况,以明确病因,进而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三、日常注意事项

老人日常应注意膝盖关节保暖,避免受凉,寒冷刺激可能加重关节疼痛不适;保持良好的坐立行走姿势,坐立时应使膝关节呈90度屈曲,避免跷二郎腿等不良姿势,站立时保持身体直立,减少膝关节的异常应力;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关注膝关节健康状况,尤其是有既往膝关节损伤史、患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痛风等)的老人,更需密切监测膝关节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