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以下是关于骨质疏松症的一些常见问题解答:
疼痛:患者可有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
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
骨折:轻微外力甚至咳嗽、打喷嚏、弯腰、负重时即可发生骨折。常见部位为胸腰椎、桡骨远端和股骨上端。
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医生还会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史、家族史、生活方式等因素。
其他检查如骨形成标志物、骨代谢调节激素等可协助诊断和评估病情。
基础治疗:包括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增加日照等)。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抗骨吸收药物(如双膦酸盐、降钙素等)、促进骨形成药物(如特立帕肽)等。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等,可缓解疼痛、增加骨密度、提高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需要个体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此外,预防骨质疏松症也非常重要,从年轻时就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骨峰值,预防或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