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结膜下出血的原因有哪些?该如何治疗?
球结膜下出血是一种由于结膜小血管破裂导致的病症。以下是关于球结膜下出血的一些信息:
1.病因:
剧烈咳嗽、呕吐、便秘等可导致腹压突然增加,眼部血管破裂。
眼部受到外伤,如揉眼、眼部被撞击等。
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血管弹性下降,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
环境因素,如空气干燥、寒冷等,也可能导致血管破裂。
2.治疗方法:
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自行吸收,早期冷敷,48小时后热敷,可促进出血吸收。
若出血量大,或反复出血,可口服云南白药等止血药物。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压、血糖等。
眼部有异物感或刺痛感时,可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
如果出现球结膜下出血,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