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体检有什么项目

一般体格检查

身高、体重:身高反映身体的生长发育情况,体重则与营养状况等相关。通过测量身高体重可计算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²(m²),用于初步评估营养状态及健康风险,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BMI正常范围有所差异,例如成年男性正常BMI范围一般在18.5~23.9之间,女性相对略低。

血压:测量血压可了解心血管系统的基本状况,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风险因素,不同年龄段人群血压正常范围不同,一般成年人收缩压正常范围为90~139mmHg,舒张压为60~89mmHg,需多次测量以准确评估。

心率:正常心率范围一般为60~100次/分钟,心率过快或过慢都可能提示心脏存在问题,比如运动员等长期运动人群心率可能偏慢,但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异常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etc.。白细胞总数升高常提示感染等炎症性疾病,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多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可能与病毒感染等有关。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指标略有差异,儿童的白细胞计数相对较高,且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偏高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年龄增长逐渐向成人比例过渡。

-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用于评估贫血情况,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提示贫血。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贫血的诊断标准不同,例如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Hb<110g/L可诊断为贫血。孕妇由于血容量增加等原因,贫血诊断标准更低,Hb<100g/L即考虑贫血。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参与止血过程,血小板计数异常可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风险,正常范围一般为(100~300)×10⁹/L,不同人群基本一致,但某些特殊情况如妊娠期血小板可能会有生理性变化。

-生化检查

-肝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ALT、AST主要反映肝细胞损伤情况,肝炎、药物肝损伤等可导致其升高;TBil反映胆红素代谢情况,胆红素升高可见于肝胆疾病等。不同年龄人群肝功能指标正常范围基本相似,但儿童的肝脏代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需注意与成人正常范围的差异。

-肾功能:包括肌酐(Cr)、尿素氮(BUN)等。肌酐主要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尿素氮也与肾功能相关,肾功能异常时肌酐、尿素氮可升高。老年人由于肾功能生理性减退,肌酐、尿素氮正常范围与年轻人略有不同,需结合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

-血糖:空腹血糖用于筛查糖尿病等,正常范围一般为3.9~6.1mmol/L。不同生活方式人群血糖水平可能不同,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人群糖尿病风险增加,需关注血糖变化。

-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血脂正常范围有差异,例如老年人血脂控制目标相对更严格,需将LDL-C控制在较低水平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可初步观察心肺的形态、大小等,如肺部是否有炎症、结节等病变,心脏大小是否正常等。对于有吸烟史、长期咳嗽等高危因素人群,胸部X线是初步筛查肺部疾病的常用方法,但对于一些细微病变可能不如胸部CT敏感。

腹部超声:可检查肝、胆、胰、脾、肾等器官的形态、大小、结构及有无病变,如脂肪肝、胆囊结石、肾脏囊肿等。不同年龄人群腹部超声表现略有不同,儿童腹部器官相对较小,超声检查时需注意操作规范和测量标准。

五官科检查

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等。视力检查可了解视力情况,眼压测量用于排查青光眼等疾病,眼底检查可观察视网膜等眼底结构,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部疾病。不同年龄段人群视力发育不同,儿童需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屈光不正等问题。

耳部检查:通过观察外耳道、鼓膜等情况,了解耳部是否有炎症、异物等。长期戴耳机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耳部疾病风险,需注意耳部健康检查。

鼻部检查:观察鼻腔黏膜、鼻甲等情况,排查鼻炎、鼻息肉等疾病。过敏体质人群鼻部疾病相对常见,需关注鼻部症状及检查结果。

口腔检查:包括牙齿、牙龈、口腔黏膜等检查,了解口腔卫生状况及是否有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儿童处于牙齿发育阶段,需特别注意口腔卫生和牙齿健康检查,定期进行口腔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