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健康体检基本项目
1.体格检查
-身高、体重:身高可反映身体生长发育情况等,体重与身体营养状况、肥胖程度等相关,通过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来初步评估体重是否正常,正常范围一般为18.5-23.9,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正常范围可能略有差异,比如儿童青少年有其相应的生长发育标准曲线可参考。
-血压:测量血压可筛查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风险,不同年龄段正常血压范围不同,成人正常血压一般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老年人血压可能会有一定波动,但也需在合理范围。
-心肺听诊:通过听诊心肺了解心肺基本状况,如是否有异常心音、呼吸音等,有助于初步发现心肺疾病相关迹象。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白细胞可反映机体是否有感染、炎症等情况;红细胞能了解是否存在贫血、红细胞增多等问题;血小板与凝血功能等相关。例如,成年人血红蛋白正常范围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贫血。
-尿常规:检查尿液中的成分,如蛋白质、葡萄糖、红细胞、白细胞等。尿蛋白阳性可能提示肾脏疾病等,尿糖阳性需考虑糖尿病等情况,正常尿液中一般不应有过多的红细胞、白细胞等。
-肝功能:通常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等项目。ALT、AST主要反映肝细胞损伤情况,TBil可了解胆红素代谢情况,Alb与肝脏合成功能等有关。例如,ALT正常范围一般为0-40U/L左右,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受损。
-肾功能:主要有肌酐(Cr)、尿素氮(BUN)等指标。肌酐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尿素氮也与肾功能相关,血肌酐正常范围男性53-106μmol/L,女性44-97μmol/L等,当肾功能受损时,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能会升高。
-血糖:包括空腹血糖等,用于筛查糖尿病等。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一般为3.9-6.1mmol/L,高于7.0mmol/L且伴有相应症状可能考虑糖尿病。
-血脂:包含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TC、TG、LDL-C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HDL-C被称为“好胆固醇”,水平降低也不利于健康,正常情况下总胆固醇一般<5.2mmol/L,甘油三酯一般<1.7mmol/L等。
3.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可以观察肺部的大致形态、结构,如是否有肺部炎症、结节、肿瘤等病变,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初步筛查有一定作用。
-腹部超声:可检查肝脏、胆囊、脾脏、胰腺、肾脏等器官的形态、大小、结构及有无占位性病变等。例如,能发现肝脏是否有囊肿、肿瘤,胆囊是否有结石等。对于女性还可检查乳腺超声,筛查乳腺疾病。
二、不同人群个性化体检项目
1.女性
-妇科检查:包括妇科超声(如盆腔超声,可了解子宫、卵巢等情况,排查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宫颈涂片(TCT)或HPV检测,用于宫颈癌的筛查,一般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进行。
-乳腺钼靶:对于40岁以上女性,可作为乳腺疾病进一步筛查的手段,尤其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女性。
2.男性
-前列腺相关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用于筛查前列腺癌,尤其是50岁以上男性或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
-腹部超声中对前列腺的观察:了解前列腺大小等情况。
3.老年人
-骨密度检查:评估骨质状况,筛查骨质疏松症,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风险较高,通过骨密度检查可早期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
-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有无斑块等,评估脑血管疾病风险,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颈动脉超声有助于早期发现相关问题。
4.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
-长期吸烟人群:除常规检查外,可增加肺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因为长期吸烟是肺癌的高危因素,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的早期筛查比胸部X线更敏感。
-长期饮酒人群:除肝功能检查外,可加强肝脏弹性超声检查,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等,了解长期饮酒对肝脏的损害情况。
-长期久坐办公人群:可考虑进行颈椎、腰椎的X线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了解颈椎、腰椎间盘等情况,排查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因为长期久坐易导致颈腰椎问题。
三、特殊人群体检注意事项
1.孕妇
-一般不建议进行X线等有辐射的检查项目,如必须进行相关检查,需在医生严格评估下进行,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检查方式。
-妇科相关检查要告知医生妊娠情况,避免进行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侵入性检查等。
2.儿童
-儿童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项目的参考范围与成人不同,要依据儿童相应的参考值来判断结果是否正常。
-对于一些影像学检查,如X线等,要注意辐射防护,在必要检查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例如,进行胸部X线检查时,用铅衣遮盖非检查部位以减少辐射暴露。
3.患有慢性疾病人群
-如高血压患者,体检时要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降压药物,因为部分检查可能会受到药物影响,同时要按照平时的用药规律进行检查,避免因停药等情况导致血压波动过大等不良影响。
-糖尿病患者体检时要注意空腹血糖检查前的血糖控制情况等,可能需要调整检查时间或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并且要关注尿常规等检查中尿糖等指标与病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