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体格检查
1.身高与体重:身高反映身体的生长发育情况,体重能体现身体的营养状况等。通过测量身高体重可初步判断身体的基本发育及营养水平等情况,不同年龄、性别有正常的参考范围,比如儿童身高体重会随年龄增长有相应变化规律,成人也有相对稳定的正常区间。
2.血压:血压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正常血压范围不同,比如成年人正常血压收缩压一般在90~139mmHg,舒张压在60~89mmHg,血压异常可能提示高血压或低血压等问题,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等风险相关,低血压可能导致头晕等不适。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反映是否贫血及贫血的程度等,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能帮助判断是否有感染等情况,比如白细胞升高常提示有细菌感染可能,血小板计数异常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等。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指标有差异,儿童的白细胞分类与成人不同,儿童白细胞总数相对较高,淋巴细胞比例相对较高等。
2.尿常规:检测项目有尿蛋白、尿糖、红细胞、白细胞等。尿蛋白异常可能提示肾脏疾病等,尿糖异常可能与糖尿病等有关,红细胞、白细胞异常可能提示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等问题。检查时需要注意留取清洁中段尿等,以保证结果准确,不同人群尿常规正常指标有不同参考范围。
3.生化检查
-肝功能:包括转氨酶(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转氨酶升高常提示肝细胞受损,胆红素异常可能反映胆道或肝脏的胆红素代谢问题,白蛋白可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等。不同年龄人群肝功能指标有差异,比如儿童的肝功能各项指标与成人有所不同,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有其特点等。
-肾功能:主要有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肌酐和尿素氮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不同年龄人群肾功能指标有不同的参考值范围,比如老年人肾功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生理性减退等。
-血糖:包括空腹血糖等,是诊断糖尿病等糖代谢异常疾病的重要指标。不同人群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不同,比如普通人空腹血糖一般在3.9~6.1mmol/L,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有相应的诊断标准等,高血糖可能导致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等。
-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不同人群血脂正常范围不同,比如老年人血脂控制目标可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等,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三、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可以检查肺部的基本情况,如是否有肺炎、肺结核、肺部肿瘤等病变。能观察肺部的纹理、形态等,对于早期发现肺部疾病有一定作用,不同年龄人群胸部X线表现有差异,比如儿童胸部X线解剖结构与成人不同等。
2.腹部超声:可检查肝脏、胆囊、脾脏、胰腺、肾脏等器官的形态、大小及有无占位性病变等。比如能发现脂肪肝、胆囊结石、肾结石等问题,不同年龄人群腹部超声表现不同,儿童腹部器官超声检查需要注意器官的发育情况等。
四、五官科检查
1.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检查、眼底检查等。视力检查能了解视力情况,眼压检查可排查青光眼等疾病,眼底检查能观察视网膜等眼底结构是否正常,不同年龄人群视力发育情况不同,儿童需要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以早期发现视力问题等。
2.耳部检查:包括耳部外观检查、听力初步筛查等。能发现耳部是否有畸形、炎症等问题,儿童听力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很重要等。
3.鼻部检查:包括鼻部外观、鼻腔情况等检查,可发现鼻部炎症、息肉等问题。
4.口腔检查:包括牙齿、牙龈、口腔黏膜等检查,能发现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儿童口腔检查需要注意龋齿的预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