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扁桃体炎的定义与常见类型
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
二、急性扁桃体炎的处理措施
(一)一般治疗
休息:患病期间应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这有助于身体恢复免疫力来对抗病原体,年龄较小的儿童更需保证充足睡眠,因为儿童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休息对病情恢复尤为重要。
多饮水:多喝温开水可以保持咽喉部黏膜湿润,缓解咽喉疼痛等不适症状,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帮助排出毒素,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应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儿童可少量多次饮用。
清淡饮食: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喉部刺激,对于婴幼儿要注意辅食的清淡,避免添加刺激性调料。
(二)对症治疗
缓解疼痛:如果咽喉疼痛较为明显,可采用局部含漱的方式,如使用生理盐水含漱,能清洁口腔、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儿童含漱时需注意防止误咽。
退热:当出现发热症状时,对于体温未超过38.5℃的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进行散热;若体温超过38.5℃且符合用药指征(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低龄儿童谨慎用药),可考虑使用合适的退热措施,但优先非药物干预为主,年龄较小儿童物理降温更为安全。
(三)抗感染治疗
细菌感染:如果明确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儿童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合适剂量。
病毒感染: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一般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即可,因为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能直接针对引起扁桃体炎的常见病毒进行针对性治疗,主要依靠机体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
三、慢性扁桃体炎的处理措施
(一)非手术治疗
增强免疫力: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来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儿童来说,保证均衡的营养摄入,如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等,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要注意根据天气等情况调整,避免儿童受凉等导致免疫力下降。
局部治疗:可使用含漱液进行局部含漱,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起到清洁口腔、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儿童使用局部含漱液时要注意操作方法,防止误咽。
(二)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如果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每年发作次数较多,影响儿童的呼吸、吞咽功能,或者引起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全身并发症时,可考虑手术切除扁桃体,但手术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等,儿童手术需在麻醉等多方面保障下谨慎进行。
四、不同人群扁桃体炎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患扁桃体炎,在护理上要特别注意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吞咽情况等,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物理降温是儿童退热的常用且安全的方法。
(二)成人
成人患扁桃体炎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节奏,避免因为劳累等因素导致病情加重或反复发作,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了解药物的适应证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总之,对于喉咙扁桃体炎要根据是急性还是慢性以及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当病情较为严重或反复发作时要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