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咽喉炎

一、扁桃体炎与咽喉炎的概述

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则是咽部和喉部黏膜、黏膜下组织及淋巴组织的炎症,可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如细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或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免疫力低下、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过度用嗓等)、环境因素(空气污染、气候干燥等)等。不同年龄人群发病情况有差异,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更易患扁桃体炎和咽喉炎;成年人也可因上述多种因素发病。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发病风险不同,比如长期从事教师等用嗓过度职业的人群咽喉炎发病风险较高。

二、症状表现

(一)扁桃体炎症状

1.急性扁桃体炎

-全身症状:多见于儿童,可有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可伴有头痛、食欲减退、乏力等,小儿还可因高热而抽搐、呕吐、昏睡。

-局部症状:剧烈咽痛,多为一侧,可放射至耳部,吞咽时疼痛加重。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有脓性分泌物。

2.慢性扁桃体炎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微,可有咽干、发痒、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小儿扁桃体过度肥大可影响呼吸、吞咽及言语功能。

-局部症状:常有反复急性发作史,平时自觉症状少,可有咽部不适、口臭等。

(二)咽喉炎症状

1.急性咽喉炎

-局部症状:起病较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继而疼痛,吞咽时加重,可放射至耳部。严重者有声嘶、咳嗽、咳痰等。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可有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小儿症状较成人重。

2.慢性咽喉炎

-主要症状为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痒感等,常有刺激性咳嗽,晨起时可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咳嗽,伴恶心,一般无痰或仅有少量黏痰。

三、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1.扁桃体炎

-检查扁桃体大小、颜色、表面情况等,急性扁桃体炎时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有脓性渗出物;慢性扁桃体炎时扁桃体大小不一,表面可见瘢痕,凹凸不平,可有隐窝口可见白色栓状物等。

2.咽喉炎

-检查咽部黏膜情况,急性咽喉炎时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慢性咽喉炎时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可见散在淋巴滤泡,可有咽侧索肥厚等。

(二)实验室检查

1.扁桃体炎

-血常规:急性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病原学检查:可通过咽拭子培养等明确病原体,如培养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可确诊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

2.咽喉炎

-血常规:协助判断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如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变化同扁桃体炎;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等有相应变化。

-病原学检查:咽拭子等检查可明确是否有相应病毒或细菌感染。

(三)影像学检查

一般扁桃体炎和咽喉炎无需影像学检查,但若病情复杂不典型时,可能会进行颈部超声等检查辅助判断,但较少用。

四、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生活方式调整

1.休息

-患病期间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对于儿童来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免疫力;成年人也需避免过度劳累,让身体有时间对抗感染。

2.饮食

-多饮水,保持咽喉部黏膜湿润,有利于缓解不适症状。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以免加重咽部不适。儿童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成年人也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

3.用嗓休息

-对于咽喉炎患者,尤其是用嗓过度引起的,要注意让咽喉休息,避免长时间说话、喊叫等。教师等用嗓职业人群发病后更要严格控制用嗓时间。

(二)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可使用加湿器等,避免空气过于干燥或污浊。儿童所处环境要特别注意,保持合适的温度(一般18~22℃)和湿度(50%~60%);成年人也应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

五、药物干预原则(非具体用药指导)

(一)扁桃体炎

1.病毒感染

-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退热、缓解咽痛等,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儿童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局部可使用含漱液(如生理盐水等)漱口清洁口腔。

2.细菌感染

-明确细菌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儿童使用抗生素需特别注意药物的年龄禁忌等,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抗生素种类。

(二)咽喉炎

1.病毒感染

-同样以对症治疗为主,如缓解咽部疼痛、止咳等,局部可使用含片等缓解症状。

2.细菌感染

-有细菌感染证据时使用抗生素,原则同扁桃体炎中细菌感染的用药,但需考虑咽喉炎的局部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口服或局部含服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1.扁桃体炎和咽喉炎时

-儿童免疫系统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密切观察体温、精神状态等。在使用药物时,严格遵循儿童用药的安全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例如,解热镇痛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等儿童专用剂型,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的药物。饮食上要保证营养,易于消化,根据儿童年龄提供合适的食物。

2.非药物干预方面

-儿童的休息要保证,家长要督促儿童按时休息。环境方面要注意温度、湿度适宜,避免儿童接触过敏原等。

(二)老年人

1.扁桃体炎和咽喉炎时

-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诊断和治疗时要全面考虑。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加重基础疾病。例如,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对其他器官功能的影响等。

2.非药物干预方面

-老年人休息要充足,饮食要注意清淡、易于消化吸收,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环境方面要注意通风良好,温度适中,避免老年人因环境不适加重病情。

(三)孕妇

1.扁桃体炎和咽喉炎时

-孕妇用药需特别谨慎,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在诊断时要综合考虑孕妇的情况,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检查和治疗方法。治疗时尽量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通过调整饮食、休息等缓解症状。若需要用药,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

2.非药物干预方面

-孕妇要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休息充足,饮食合理,环境舒适,以提高自身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

七、预防措施

(一)增强免疫力

1.饮食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儿童要保证奶类、蛋类、蔬菜水果等的摄入;成年人也要合理搭配饮食,可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2.运动

-适当运动,儿童可根据年龄进行适合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跑步等;成年人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游泳、慢跑等,每周坚持一定的运动时间,如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二)避免诱因

1.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长期吸烟会刺激咽喉部黏膜,增加咽喉炎的发病风险;过量饮酒也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降低免疫力。儿童要避免被动吸烟。

-避免过度用嗓,教师等用嗓职业人群要注意合理用嗓,工作间隙适当休息。

2.环境因素

-注意环境卫生,避免长时间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在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定期清洁室内环境。

(三)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积极治疗鼻炎、鼻窦炎等邻近器官的疾病,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蔓延导致扁桃体炎或咽喉炎。儿童若有腺样体肥大等情况要及时处理,避免影响呼吸和诱发咽喉部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