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血管系统相关原因
1.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时可引发胸痛,多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活动、情绪激动等可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酯类药物可缓解。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胸痛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相关,如部分冠心病患者运动负荷试验中可出现胸痛症状。
2.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可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引发胸痛,常伴呼吸困难、水肿等表现,其机制与心肌重构、心功能减退有关。
二、呼吸系统相关原因
1.胸膜炎:炎症刺激胸膜引起胸痛,疼痛随呼吸、咳嗽加重,可伴有咳嗽、发热等症状。例如结核性胸膜炎,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胸膜所致,胸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之一,胸部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胸膜炎症改变。
2.气胸:气体进入胸膜腔致胸膜受压,突发一侧胸痛,多为针刺样或刀割样,随后可出现呼吸困难,多见于瘦高体型青少年或有慢性肺部疾病者,胸部X线或CT检查可明确气胸情况。
三、肌肉骨骼系统相关原因
1.肋软骨炎:肋软骨发生炎症反应,局部可有压痛,活动、深呼吸时疼痛加重,病因可能与外伤、慢性劳损或病毒感染等有关,好发于青壮年。
2.胸壁肌肉劳损:长期不良姿势、过度劳累等致胸壁肌肉紧张、痉挛,引发胸痛,疼痛多为酸痛,休息后可缓解。
四、神经因素相关原因
1.肋间神经痛:肋间神经受压迫、炎症等刺激,沿肋间神经分布区域出现刺痛、灼痛,疼痛可为阵发性,咳嗽、深呼吸时可加重,常见于胸椎病变、病毒感染等情况。
五、消化系统相关原因
1.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起胸痛,常伴反酸、烧心等症状,平卧、进食后易发作,部分患者胸痛可类似心绞痛,需注意鉴别。
六、心理因素相关原因
长期精神压力大、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可导致心前区隐痛等躯体化症状,经详细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需考虑心理因素,此类胸痛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基础,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
七、特殊人群特点
老年人:胸痛需高度警惕心血管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其胸痛可能不典型,可表现为胸闷、上腹痛等,应及时就医排查。
女性: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等可引起胸痛,多与月经周期相关,表现为乳房胀痛伴胸部牵涉痛;妊娠期女性胸痛可能与激素变化、子宫增大压迫等有关。
儿童:胸痛相对少见,多因感染(如病毒性心肌炎可出现胸痛、心悸等)、外伤等引起,需谨慎排查严重疾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