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头晕目眩恶心想吐两天了怎么回事

一、生理性因素

(一)激素变化

怀孕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迅速升高。一般在怀孕6周左右开始出现,hCG升高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平滑肌松弛,导致胃肠蠕动减慢,从而出现恶心、想吐的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头晕目眩。这种情况在怀孕12周左右会逐渐减轻,因为此时hCG水平相对稳定。对于孕妇来说,这是常见的生理现象,与个人激素变化的敏感程度有关,有些孕妇反应较轻,有些则较明显。

(二)新陈代谢加快

孕妇新陈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可能导致脑缺氧,引起头晕。同时,新陈代谢加快使身体能量消耗增加,如果孕妇没有及时补充足够的营养,出现低血糖,也会引发头晕目眩、恶心想吐的症状。例如,孕妇早餐摄入不足,到了上午就可能出现这些不适。而且怀孕后身体负担加重,孕妇可能会有疲劳感,也容易出现头晕等不适。

二、病理性因素

(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1.血压变化:怀孕中晚期孕妇可能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表现为血压升高。当血压升高时,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就会导致头晕目眩。同时,血压升高还可能影响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引起恶心想吐。这种情况需要密切监测血压,一般在怀孕20周后需要关注血压情况,若血压持续升高并伴有尿蛋白等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2.发病机制: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胎盘缺血、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等有关。高龄孕妇、多胎妊娠、有高血压家族史等人群更容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二)贫血

1.血红蛋白水平:孕妇对铁的需求量增加,如果日常饮食中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容易发生贫血。贫血时,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缺氧,大脑缺氧就会头晕目眩,同时由于胃肠道缺氧,会出现恶心想吐的症状。一般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血红蛋白降低,正常孕妇血红蛋白应在110g/L以上,低于此值可能存在贫血。

2.常见原因:孕妇饮食中缺乏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豆类等,或者孕妇本身有胃肠道疾病影响铁的吸收,都可能导致贫血。

(三)低血糖

1.血糖水平:孕妇如果进食过少,尤其是长时间未进食,或者运动量较大时,可能出现低血糖。血糖低于正常范围(一般空腹血糖低于3.3mmol/L)时,会出现头晕目眩、恶心想吐、出冷汗等症状。例如,孕妇早上没吃早餐就进行适量活动,就可能引发低血糖相关不适。

2.应对影响:低血糖对胎儿也有影响,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等情况,所以孕妇需要注意规律进食,保证能量供应。

(四)内耳疾病

1.梅尼埃病:虽然相对较少见,但孕妇也可能患上梅尼埃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的头晕目眩,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其发病与内耳淋巴代谢紊乱有关,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2.前庭神经元炎:孕妇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时,可能发生前庭神经元炎,病毒感染等可能是诱因,表现为突发的严重头晕目眩,伴有恶心想吐,一般无耳鸣和听力下降。

三、应对建议及特殊人群提示

(一)一般应对

如果孕妇出现头晕目眩恶心想吐两天的情况,首先要注意休息,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防止摔倒。其次,要调整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少量多餐,避免空腹时间过长。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引起,通过休息和调整饮食可能会有所缓解。

(二)特殊人群提示

1.高龄孕妇: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贫血等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密切地监测血压、血常规等指标,加强孕期保健。

2.多胎妊娠孕妇:多胎妊娠时孕妇身体负担更重,更易出现贫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情况,要增加产检频率,加强营养摄入,密切关注自身不适症状。

3.有基础疾病孕妇:如果孕妇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出现头晕目眩恶心想吐时,情况可能更复杂,需要及时就医,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加重孕期的不适,并且需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和孕期情况进行治疗。

如果孕妇头晕目眩恶心想吐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逐渐加重,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血压测量、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