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肩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

肩关节疼痛的原因较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主要原因:

肩周炎:

-发病机制:肩周炎又称冻结肩,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女性相对多见。一般认为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上慢性劳损等因素,导致肩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出现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例如,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素。

-年龄性别影响:50岁左右人群由于身体机能退化,肩关节周围组织弹性和修复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肩周炎;女性在更年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肩关节周围组织代谢,增加发病风险。

肩袖损伤:

-发病机制: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肌腱组成的结构,对肩关节的稳定和活动起重要作用。肩袖损伤多因外伤或慢性劳损引起,如上肢外展受伤、反复过顶运动等。当肩袖肌腱部分或完全断裂时,会出现肩关节疼痛、无力等症状。

-生活方式影响:经常进行上肢过顶运动的人群,如运动员(棒球、游泳等项目运动员)、经常从事粉刷等工作的人群,肩袖损伤风险较高。年龄增长也会使肩袖肌腱本身的韧性和强度下降,容易发生损伤。

颈椎病:

-发病机制:颈椎发生病变时,如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可能压迫支配肩关节的神经神经根,导致肩关节疼痛。这种疼痛往往同时伴有颈部不适、上肢麻木等症状。例如,颈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压迫颈5-6神经根时,可引起肩部及上肢的放射痛。

-年龄病史影响:随着年龄增长,颈椎容易发生退变,有颈椎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颈椎外伤、慢性劳损等情况的人,发生颈椎病导致肩关节疼痛的几率更高。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玩手机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颈椎退变,增加发病风险。

肩关节脱位:

-发病机制:肩关节脱位多由外伤引起,如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位手掌或肘部着地,外力沿上肢传导至肩关节,导致肩关节脱位。脱位后不仅会出现肩关节疼痛,还伴有肩关节畸形、活动障碍等表现。

-特殊人群提示:对于儿童,玩耍时的不当牵拉等可能导致肩关节半脱位或脱位,需特别注意避免粗暴牵拉儿童上肢;对于运动员等经常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群,在运动中要注意保护肩关节,避免发生脱位。

风湿性关节炎:

-发病机制: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肩关节,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其发病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链球菌感染后引发免疫反应,累及肩关节滑膜等组织。

-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影响: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中青年较为多见,女性相对男性可能更易患风湿性关节炎累及肩关节。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风险,从而引发肩关节疼痛。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发病机制: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在肩关节内起重要作用,由于过度使用或慢性劳损等原因,可导致肌腱发生炎症,引起肩关节疼痛,尤其是在前臂旋后、肩关节外展等动作时疼痛加重。

-生活方式影响:经常进行需要反复肩关节外展、旋后等动作的活动,如举重、游泳等,容易引发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导致肩关节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