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休息放松
爬山后应立即停止剧烈活动,找舒适位置坐下或躺下,让小腿肌肉充分休息,避免继续刺激加重酸痛,适用于所有人群,是基础的排酸措施。
###二、拉伸放松
轻柔对小腿肌肉进行拉伸,如站立位脚后跟着地、身体前倾拉伸小腿后侧肌肉,或坐姿屈膝拉伸小腿前侧肌肉,每个动作保持15~30秒、重复2~3次,通过拉伸放松紧张肌肉、促进血液循环以缓解酸痛,各年龄段人群均需适度进行,注意动作幅度适中避免损伤。
###三、按摩放松
双手轻柔揉捏小腿肌肉(从脚踝向膝盖方向),或利用泡沫轴辅助按摩,将泡沫轴置于小腿下缓慢滚动,借助自身重量按压放松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出,特殊人群(如儿童)需成人轻柔操作。
###四、冷热敷交替
-冷敷:爬山后24小时内,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小腿酸痛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一次,收缩血管减轻炎症肿胀,儿童冷敷温度不宜过低。
-热敷:24小时后改为热毛巾或热水袋敷,每次15~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助肌肉恢复,儿童热敷温度不宜过高。
###五、补充水分与营养
及时补充水分,同时摄入富含蛋白质(如瘦肉)、维生素C(如柑橘类水果)的食物,蛋白质利于修复肌肉组织,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可减轻肌肉氧化损伤、促进身体恢复,各年龄段均需保证充足水分与营养摄入。
###六、抬高患肢
休息时将小腿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小腿肿胀与酸痛,适用于所有人群,是简单有效的排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