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孕晚期常规产检时的胎心监护
妊娠32-34周起,孕妇应开始每周进行1次胎心监护。此阶段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逐渐成熟,通过胎心监护可监测胎儿心率、宫缩时胎心变化等情况,及时发现胎儿是否存在宫内缺氧等异常状况。例如,正常胎心率应在110-160次/分钟,若胎心监护发现胎心率持续低于110次/分钟或高于160次/分钟,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提示胎儿在宫内有缺氧等问题。
二、高危妊娠孕妇的胎心监护
对于存在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妇,如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等情况的孕妇,胎心监护开始时间会提前,一般从妊娠28-30周左右开始。因为这类孕妇的胎儿发生宫内异常的风险相对较高,通过更早开始胎心监护能够更密切地监测胎儿在宫内的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例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能影响胎盘血流,进而影响胎儿供氧,通过早期胎心监护可尽早发现胎儿缺氧迹象。
三、临产时的胎心监护
孕妇临产进入产程后,需要持续进行胎心监护。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会对胎儿的血氧供应产生影响,通过持续胎心监护可以实时观察胎儿在宫缩时的心率变化等情况,及时发现胎儿是否出现窘迫等异常。若发现胎儿胎心异常,可及时采取如改变孕妇体位、吸氧等措施来改善胎儿宫内状况,必要时可采取剖宫产等措施保障胎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