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与组成
血清胃蛋白酶原是由胃底腺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的天冬氨酸蛋白酶,分为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两种亚型。PGⅠ主要由胃底腺主细胞分泌,PGⅡ除胃底腺分泌外,胃窦、十二指肠黏膜也可分泌。
二、检测意义与临床应用
1.评估胃黏膜状态:血清PGⅠ水平降低、PGⅠ/PGⅡ比值异常(比值降低)常提示胃底腺黏膜萎缩。例如,萎缩性胃炎患者多出现PGⅠ降低及PGⅠ/PGⅡ比值下降,通过检测可辅助判断胃黏膜萎缩程度。
2.辅助诊断胃部疾病:PGⅠ/PGⅡ比值显著降低结合胃镜、病理等检查,有助于胃癌的辅助诊断,尤其对早期胃癌的筛查有一定价值。
三、参考值范围
一般实验室检测参考值:血清PGⅠ约为70~150μg/L,PGⅡ约为0~15μg/L,PGⅠ/PGⅡ比值约为3~10,不同检测方法参考值略有差异,需以实验室报告为准。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可能减退,基础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发生率较高,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时需结合其基础疾病情况综合分析结果,若结果异常需进一步排查胃部病变。
有胃部疾病史人群:既往有胃炎、胃溃疡等病史者,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可动态监测胃黏膜状态及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影响胃黏膜,进而干扰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检测时应详细询问生活方式,结合结果全面评估胃部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