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是什么病

肠胃炎是胃黏膜和肠黏膜发炎,由食物中毒引起。分为慢性肠胃炎和急性肠胃炎两种。

病因:

1.细菌和病毒感染:常以沙门菌属和嗜盐菌(副溶血弧菌)感染最常见,毒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病毒亦可见到。常有集体发病或家庭多发的情况。如吃了被污染的家禽、家畜的肉、鱼;或吃了嗜盐菌生长的蟹、螺等海产品及吃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了的剩菜、剩饭等而诱发本病。

2.物理因素:进食过冷、过热或粗糙的食物,可损伤胃黏膜诱发炎症。

3.化学因素:阿司匹林等药物能偶破坏胃黏膜屏障,诱发或加重炎症。

4.其他因素:精神、神经因素,自身免疫,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肠道疾病等均可导致肠胃炎的发生。

症状:

1.腹痛:多位于脐部,闷痛、胀痛。

2.腹泻:这是本病最主要的症状,轻重不一,腹泻物多为糊状,稀水样,也可为成形软便或水样便,可带有黏液,没有脓血。

3.恶心、呕吐:呕吐、腹泻严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

4.发热:有一部分患者可有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左右。

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2.便常规:外观为水样便,或为黏液便、脓血便。镜检可有多量的白细胞,特别是红细胞。

治疗:

1.一般治疗:尽量卧床休息,病情轻者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晶,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2.对症治疗: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解痉药,如颠茄,1日3次。止泻药,如思密达,1日3次。

3.抗菌治疗:抗菌素对本病的病程往往并无效果,但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如黄连素0.3g口服,1日3次或庆大霉素8万u口服,1日3次等。

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持餐具的清洁卫生。

3.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定时定量进食。

4.增强体质: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