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手足口病的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一般手足口病治愈后,会获得相应的免疫力,但仍有再次感染的可能。
手足口病的并发症有:
1.手足口病合并脑炎: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运动障碍;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
2.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脉搏快而弱,心率增快或减慢,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心电图显示ST-T改变。
3.手足口病合并肺水肿: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或血性液体,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4.手足口病合并无菌性脑膜炎:发热、头痛、颈抵抗、流涕、咽痛、咳嗽、恶心、呕吐、腹泻等,部分病例可出现肢体瘫痪、嗜睡、抽搐等。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有:
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外用退热贴等;体温大于38.5℃时,可给予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口腔疱疹可使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开喉剑喷雾剂等喷口腔;手足部皮疹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涂擦。
3.抗病毒治疗:目前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可使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
4.并发症治疗:如出现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有:
1.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2.勤通风: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勤通风,勤晒衣被。
3.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4.吃熟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生吃的蔬菜、瓜果一定要洗干净。
5.常消毒: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进行消毒,患儿的粪便、痰液要用卫生纸包好进行消毒。
6.打疫苗: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型病毒感染,适用于6月龄至5岁的儿童,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