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这些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粪-口传播等方式传播。
2.免疫力低下: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感染手足口病。此外,患有免疫缺陷疾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长期使用免疫球蛋白的儿童,也更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3.环境因素:手足口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例如,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儿童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幼儿园、学校、托儿所等,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4.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例如,勤洗手、勤通风、保持口腔清洁等。
5.交叉感染:手足口病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等都可能含有病毒,如果接触到这些污染物,就容易感染手足口病。此外,手足口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也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的发生与肠道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因素、个人卫生习惯、交叉感染等因素有关。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者,加强环境消毒等。如果儿童出现手足口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做好隔离和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