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导致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比如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如接吻、拥抱等。唾液、疱疹液、粪便等均可造成传播。另外,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也可感染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对接触过的玩具、食具、毛巾、便器、地板等进行消毒。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尽量少让孩子到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治疗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特效的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如果出现高热、精神差、呕吐、易惊、头疼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以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