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以下是手足口病的主要原因:
1.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2.免疫力低下:手足口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儿童本身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肠道病毒,从而引发手足口病。
3.接触感染源: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4.交叉感染: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如果幼儿园、学校等儿童集中的场所,有手足口病患儿,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的主要原因是肠道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感染源和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