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恶露颜色及特点
产后恶露是指产后经阴道排出的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的混合物,其颜色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血性恶露:产后最初3-4天,颜色鲜红,量较多,内含大量血液、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这是因为分娩后胎盘附着处会有出血,血液与蜕膜等混合排出。
浆液性恶露:产后4-14天左右,颜色淡红。此时血液量减少,主要含有少量血液、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宫颈黏液、阴道排液以及细菌等。
白色恶露:产后14天以后,颜色较白,质地黏稠。主要由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组成。
不同人群产后恶露的注意事项
正常产妇:一般产后恶露会在4-6周左右排净,若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过长(超过10天)、恶露有异味(如臭味等)或伴有腹痛等不适,可能提示子宫复旧不全、宫腔内残留胎盘胎膜或合并感染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剖宫产产妇:剖宫产产妇的恶露情况与顺产产妇类似,但由于手术创伤,可能恢复时间稍有不同,更要注意观察恶露的颜色、量和气味等变化,如有异常更应及时处理,因为剖宫产术后感染的风险相对顺产可能稍高一些。
高龄产妇:高龄产妇产后身体恢复相对较慢,更要密切关注恶露情况,因为高龄可能存在子宫收缩力相对较弱等情况,导致恶露排出时间延长或出现异常的风险增加,一旦发现恶露异常需尽早就诊。
有基础疾病产妇:如有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产妇,产后恶露恢复可能受到一定影响,需要更加严格地观察恶露情况,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子宫的正常复旧,一旦出现恶露异常更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进行相应检查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