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常规检查
1.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白细胞升高常见于细菌感染,如肺炎、阑尾炎等;白细胞降低可能与病毒感染(如流感)、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相关。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多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常见于病毒感染。
2.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红细胞或血红蛋白降低提示贫血,可由缺铁、溶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等引起;红细胞增多可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3.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减少可能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白血病)、破坏过多(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有关;血小板增多可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易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二、生化检查
1.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常见于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升高与黄疸相关,可见于肝胆疾病(如胆囊炎、肝硬化)、溶血性疾病等。
2.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氮升高提示肾功能不全,常见于慢性肾病、脱水等;尿酸升高与痛风、高尿酸血症相关,可增加肾脏结石风险。
3.血糖:血糖升高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见于应激状态(如创伤、感染);血糖降低常见于低血糖症,与胰岛素分泌过多、摄入不足等有关。
4.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也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三、传染病相关检查
1.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提示乙肝病毒感染,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示对乙肝有免疫力(可能是接种疫苗或既往感染恢复)。
2.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提示可能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需进一步确诊。
3.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阳性提示梅毒感染,需结合临床症状确诊并规范治疗。
四、肿瘤标志物检查
1.癌胚抗原(CEA):升高可见于结直肠癌、胃癌、肺癌等,但需结合影像学等检查综合判断,部分良性疾病(如肠炎)也可能轻度升高。
2.甲胎蛋白(AFP):显著升高常见于原发性肝癌,也可见于生殖细胞肿瘤等;孕妇AFP轻度升高属生理现象。
3.糖类抗原125(CA125):升高多见于卵巢癌,也可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良性疾病,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血常规中血红蛋白正常范围低于非孕妇,需关注贫血情况;肝功能、血糖等检查需结合孕期生理变化调整参考值。
老年人:肝肾功能指标正常范围可能随年龄增长而变化,检查时需结合年龄因素评估;血脂异常的干预需更谨慎,优先非药物干预(如饮食、运动)。
有基础疾病者: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肾病患者需关注肾功能指标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肿瘤标志物异常者需进一步排查,避免仅依据单一指标过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