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功五项通常指的是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各项指标意义如下:
1.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释放入血,导致血液中ALT水平升高。它是肝细胞损伤较为敏感的指标,常见于各类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等。比如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LT往往显著升高。
2.谷草转氨酶(AST):在心肌细胞和肝细胞中均有分布。在肝脏疾病中,AST升高常提示肝细胞损伤程度较重,如在肝硬化、肝衰竭等情况下,AST可能会明显升高。当AST/ALT比值大于1时,可能提示肝脏病变慢性化或病情较为严重。
3.总胆红素(TBIL):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它反映了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TBIL升高可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如肝炎、肝硬化等导致肝细胞受损,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梗阻性黄疸(如胆管结石、肿瘤等阻塞胆管,胆红素排泄受阻)、溶血性黄疸(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过多间接胆红素超过肝脏处理能力)。
4.直接胆红素(DBIL):又称结合胆红素,是间接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经过结合反应后形成的。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梗阻性黄疸,由于胆管堵塞,直接胆红素无法正常排入肠道而逆流入血。
5.间接胆红素(IBIL):是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未在肝脏内经过结合反应。间接胆红素升高多见于溶血性疾病,大量红细胞破坏产生过多间接胆红素,超出肝脏处理能力。
二、与肝功五项相关衍生内容
1.检查时机:对于有肝脏疾病家族史、长期饮酒、肥胖、长期服用可能伤肝药物等高危人群,建议定期体检检查肝功五项。一般每年12次。若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查。
2.检查注意事项:检查前需空腹812小时,前一天避免饮酒、高脂饮食及剧烈运动,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孕妇:孕期肝脏负担加重,可能出现肝功五项指标异常。如孕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导致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孕妇应定期产检监测肝功五项,若有异常需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因不当用药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2.儿童:儿童肝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某些病毒感染(如甲型肝炎病毒)易导致肝功异常。家长应关注孩子有无乏力、厌油、黄疸等表现,及时检查。儿童用药需谨慎,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
3.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肝脏代谢和解毒功能下降,肝功五项指标可能出现生理性变化。同时,老年人常患多种慢性疾病,服用多种药物,增加了药物性肝损伤风险。老年人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用药史,定期检查肝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