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过敏性皮炎的发生往往与接触过敏原密切相关,首先需明确并规避过敏原。常见过敏原包括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食入性过敏原(如牛奶、鸡蛋、海鲜等)、接触性过敏原(如某些化妆品、金属饰品、化纤织物等)。通过过敏原检测(如斑贴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明确个体过敏原后,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避免接触相应过敏原,例如室内定期清洁除尘螨、避免食用已知过敏食物、选择纯棉宽松衣物等,从源头上减少皮炎发作诱因。
二、保湿护理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是过敏性皮炎的重要发病环节,因此保湿护理至关重要。应选用温和、无刺激、含神经酰胺、凡士林等成分的保湿剂,如医用保湿霜等。每日需多次涂抹保湿剂,尤其在清洁皮肤后、接触水后及时保湿,以维持皮肤水分,修复皮肤屏障,减轻瘙痒等不适症状。例如,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剂,能更好锁住皮肤水分。
三、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合适外用药物。轻度炎症可选用弱效糖皮质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等)适用于面部、颈部等皮肤薄嫩部位,抗炎作用相对温和且不易引起皮肤萎缩;此外,还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症状。2.系统药物:对于病情较重、外用药物疗效不佳者,可考虑系统用药。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能减轻瘙痒症状,改善过敏相关表现;严重时可能需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疗程,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带来的不良反应。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更为娇嫩,过敏性皮炎需格外谨慎。避免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药膏,可优先选择安全性较高的外用药物。同时,需注意儿童的生活环境,保持衣物清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毛绒玩具等可能的过敏原,且儿童搔抓皮肤可能加重病情,需家长加强看护。
孕妇:孕妇患过敏性皮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外用药物选择应优先考虑对胎儿影响较小的种类,系统用药需在医生严格评估利弊后谨慎使用,避免自行盲目用药,以保障母婴安全。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过敏性皮炎治疗中保湿护理更为重要,同时需关注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用药时需密切监测身体状况,遵循医生指导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