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过敏性皮炎的发生多与接触过敏原相关,首先需通过过敏原检测(如斑贴试验、血液过敏原检测等)明确具体过敏原,常见过敏原包括食物(鱼虾、坚果、牛奶等)、花粉、尘螨、动物毛发、某些化学物质(如化妆品、洗涤剂等)。患者应尽量规避已知过敏原,例如对尘螨过敏者,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并使用防尘螨寝具;对食物过敏原过敏者,应严格避免食用相关食物。
二、皮肤护理
1.清洁:使用温水轻柔清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清洗时间不宜过长,以防皮肤水分流失。2.保湿:清洗后及时涂抹温和无刺激的保湿剂,维持皮肤屏障功能,如含甘油、透明质酸等成分的保湿霜,干燥季节需加强保湿频率。3.避免刺激:切勿搔抓、摩擦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进而加重过敏性皮炎病情。
三、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轻度炎症可选用弱效糖皮质激素乳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若伴有明显瘙痒,可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此类药物适用于面部、颈部等皮肤薄嫩部位。2.口服药物:病情较重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以缓解瘙痒症状,口服药物需根据患者年龄、健康状况等合理选择,儿童用药需特别注意剂量与禁忌,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皮肤护理需更温和,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外用药物选择应更谨慎,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2.孕妇患者:使用药物时需权衡利弊,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用药前应咨询医生。3.老年人患者:老年人皮肤较为干燥,皮肤护理中保湿尤为重要,同时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减慢,使用药物时需关注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必要时调整用药剂量或选择合适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