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染性因素
(一)腮腺炎
1.流行性腮腺炎
-病因:由腮腺炎病毒引起,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冬春季多见。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和淋巴结中繁殖,然后进入血流,形成病毒血症,再经血流累及腮腺及其他器官。
-表现:耳朵下面(腮腺区域)肿胀,以耳垂为中心,肿胀处皮肤紧张发亮,有明显触痛,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同时可能伴有发热、头痛、食欲缺乏等症状。
2.化脓性腮腺炎
-病因: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常见于体质虚弱、长期卧床、高热或禁食的患者,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致病菌逆行感染腮腺。
-表现:腮腺区红、肿、热、痛明显,按压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肿胀处皮肤发红、温度升高,疼痛较为剧烈,可伴有全身发热等感染中毒症状。
(二)淋巴结炎
1.耳前或耳后淋巴结炎
-病因:多由头面部的感染病灶引起,如牙龈炎、中耳炎、扁桃体炎等。细菌沿淋巴管侵入耳前或耳后淋巴结,导致淋巴结发炎。
-表现:耳朵下面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有明显触痛,淋巴结质地较硬,可推动,其引流区域的原发感染病灶可能有相应表现,如牙龈炎患者牙龈红肿、疼痛,中耳炎患者有耳部疼痛、听力下降等。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因头面部感染引发淋巴结炎,且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密切关注。
二、其他因素
(一)外伤
1.局部挫伤
-病因:耳朵下面受到外力撞击、挤压等,如被拳头击打、头部受到碰撞等,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引起肿胀、疼痛。
-表现:有明确的外伤史,肿胀部位皮肤可能有淤血、青紫等表现,按压时疼痛明显,根据外伤程度不同,肿胀程度也有所差异,轻度外伤可能仅有局部轻微肿胀,重度外伤可能肿胀较明显且伴有活动受限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对外伤的耐受和反应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因表达不清而容易被忽视外伤史,需仔细询问病史。
2.腮腺导管损伤
-病因:医源性因素如口腔内手术操作不当,或外力直接损伤腮腺导管,导致唾液外渗,引起局部肿胀、疼痛。
-表现:耳朵下面肿胀,按压时有唾液流出的感觉(若导管部分损伤),或肿胀伴有明显疼痛,有明确的导管损伤相关诱因,如近期有口腔手术史或颜面部外伤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