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产恶露干净了几天又有血是怎么回事

一、正常恶露情况回顾

正常产后恶露分为血性恶露、浆液性恶露和白色恶露。血性恶露持续3-4日,浆液性恶露持续10日左右,白色恶露持续3周左右。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总量为250-500ml。

二、顺产恶露干净后又有血的常见原因

(一)胎盘、胎膜残留

原因:部分胎盘、胎膜残留于宫腔内,影响子宫复旧,导致子宫收缩不良,从而引起阴道出血。常见于分娩过程中胎盘、胎膜娩出不完整时。

影响因素:对于有多次流产史、剖宫产史等增加胎盘粘连、植入风险的产妇,发生胎盘、胎膜残留的概率相对较高。年龄较大的产妇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也可能增加胎盘、胎膜残留的可能性。

(二)子宫复旧不全

原因:子宫肌纤维缩复不良可导致子宫复旧不全。产后子宫需要通过收缩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如果子宫收缩不好,就会出现恶露干净后又有血的情况。

影响因素: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的产妇,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容易出现子宫复旧不全。产妇如果合并有子宫肌瘤等子宫本身的疾病,也会影响子宫复旧。另外,产后休息不好、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等生活方式因素,也可能导致子宫复旧不全。

(三)宫腔感染

原因:产后宫腔受到细菌等病原体感染,炎症刺激子宫内膜,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导致阴道出血。常见的病原体有厌氧菌、需氧菌等。

影响因素:产妇如果在产后不注意会阴部卫生,如恶露排出时未及时更换卫生用品等,容易引起宫腔感染。有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等情况的产妇,发生宫腔感染的风险也会增加。高龄产妇自身抵抗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宫腔感染。

(四)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原因:如果是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时,也可能出现恶露干净后又有血的情况。常见于切口感染、血肿形成等情况,影响子宫切口的修复。

影响因素:剖宫产术后产妇如果合并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影响切口愈合。另外,切口缝合技术、产妇营养状况等也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有关。高龄剖宫产产妇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三、应对建议

(一)及时就医检查

产妇出现恶露干净后又有血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进行妇科检查、B超检查等。妇科检查可以初步了解子宫、宫颈等情况,B超检查可以清晰看到宫腔内是否有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复旧情况等。

对于不同年龄的产妇,检查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年轻产妇如果没有基础疾病,主要以排查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复旧等情况为主;高龄产妇除了排查上述情况外,还需要重点关注是否存在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等情况。

(二)根据不同原因的处理

胎盘、胎膜残留:如果确诊有胎盘、胎膜残留,对于残留较少、阴道出血不多的产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如缩宫素等,促进残留组织排出;如果残留较多、阴道出血较多,可能需要行清宫术。

子宫复旧不全:对于子宫复旧不全的产妇,主要是促进子宫收缩,可通过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缩宫素等药物,同时产妇要注意休息,避免过早重体力劳动。

宫腔感染:如果是宫腔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同时要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产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果切口愈合不良较轻,可以通过休息、抗感染等措施促进愈合;如果切口愈合不良较重,可能需要再次手术等治疗。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龄产妇:高龄产妇发生顺产恶露干净后又有血的情况时,更要重视及时就医。因为高龄产妇身体各方面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而且合并其他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密切监测身体状况,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加强营养,提高自身抵抗力。

有基础疾病产妇:如果产妇本身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处理恶露干净后又有血的情况时,要同时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例如有糖尿病的产妇,在使用促进子宫收缩药物等治疗时,要注意血糖的监测和控制,避免因血糖波动影响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