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症状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这是重症肌无力最常见的症状,可累及眼外肌、咀嚼肌、吞咽肌、喉肌、呼吸肌等。肌无力症状可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眼外肌受累:表现为上睑下垂、复视、斜视等。

咀嚼肌受累:出现咀嚼无力。

吞咽肌受累:导致吞咽困难、饮水呛咳。

喉肌受累:可出现声音嘶哑、发音困难。

呼吸肌受累: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2.部分或全身肌肉易疲劳:在活动后,肌无力症状明显加重,休息后可部分或完全缓解。

3.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有效:重症肌无力患者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后,症状可明显减轻。

4.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疼痛、肌肉萎缩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多样,且轻重程度不一,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伴有肌肉无力、易疲劳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新斯的明试验、肌电图等,以明确诊断。

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主要包括:

1.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溴吡斯的明,可改善症状。

2.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可调节免疫功能。

3.免疫球蛋白:可静脉输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4.胸腺切除术:适用于胸腺增生或胸腺瘤的患者。

5.其他治疗:如康复治疗、中医治疗等。

此外,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感染、精神创伤等诱因。同时,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