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肉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或全身骨骼肌肉无力:
波动性:肌无力可周期性加重或减轻。
晨轻暮重:肌无力于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晨起或休息后减轻。
累及呼吸肌: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2.眼部症状:
上睑下垂:表现为上眼皮下垂,遮盖部分或全部瞳孔。
复视:看东西有重影。
眼球活动受限:可出现眼球转动不灵活。
3.咀嚼无力、吞咽困难。
4.面肌无力:表情肌无力,可出现苦笑面容。
5.四肢无力:上肢重于下肢,近端重于远端。
6.呼吸肌无力:可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7.其他:可伴有肌肉疼痛、麻木,胆碱能副作用(如恶心、呕吐、流涎、多汗、心率快等)。
需要注意的是,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多样,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眼部症状或肢体无力,容易漏诊或误诊。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新斯的明试验等),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胆碱酯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胸腺切除、血浆置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