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以下是关于出血热的发病原因:
1.传染源: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野鼠及家鼠。
2.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吸入而感染。
消化道传播: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手接触到口而感染。
接触传播:被鼠咬伤、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黏膜接触而感染。
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虫媒传播:有研究表明,革螨或恙螨有传播作用。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取决于人的生活工作习惯和动物的生活习性。本病隐性感染率低,仅为3.3‰,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二次感染发病者居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疑问,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更好的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