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主要危害有:
1.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导致全身组织水肿、出血。
2.肾脏是汉坦病毒直接侵犯的靶器官,肾脏病变可导致肾功能衰竭,这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本病的主要死因。
3.患者因血管破裂可出现呕血、便血、鼻出血、咯血、血尿及阴道出血等症状。
4.患者因血浆外渗可出现胸水、腹水,甚至出现心包积液。
5.患者因免疫反应可出现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等症状。
6.患者因病毒感染可出现心肌损害、肝功能损害等症状。
出血热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预防感染。
2.液体疗法: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对症治疗: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中毒症状重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腹痛者给予阿托品或山莨菪碱治疗,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给予鱼精蛋白治疗等。
4.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可抑制病毒合成,是目前治疗汉坦病毒的主要药物。
5.免疫治疗:免疫血清球蛋白可中和病毒,减轻病情,缩短病程。
6.并发症治疗:有出血倾向者给予止血药物,有肾功能衰竭者给予透析治疗,有心力衰竭者给予强心治疗等。
预防出血热的关键是灭鼠,做好食品、环境和个人卫生。在流行地区,应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分泌物,避免食用被鼠类污染的食物,避免在野外露宿。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出血热,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