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肤感染相关原因
(一)细菌感染
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导致长疮的细菌。人体皮肤表面有一定的菌群平衡,当皮肤破损时,如微小的擦伤、抓痕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侵入皮肤引发感染。例如,儿童活泼好动,皮肤容易出现小的破损,若不注意皮肤清洁,就较易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而长疮;成年人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工作,皮肤经常受摩擦等,也可能因皮肤屏障受损,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长疮的风险。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疮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有脓性分泌物等。
2.链球菌感染:A族链球菌也是导致皮肤感染长疮的常见病原体。皮肤的外伤、湿疹等皮肤疾病状态下,链球菌可趁机侵入。比如患有湿疹的患者,皮肤处于炎症状态,屏障功能减弱,更易被链球菌感染,出现长疮的情况,疮的表现多样,可能有红斑、脓疱等。
(二)真菌感染
1.皮肤癣菌感染: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等可引起皮肤真菌感染长疮。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皮肤癣菌更容易滋生。例如,脚部多汗的人若不注意足部清洁,容易感染皮肤癣菌,出现足癣,严重时可能蔓延至其他部位引发长疮;肥胖人群皮肤褶皱处易潮湿,也是皮肤癣菌感染长疮的高发区域,感染部位常表现为红斑、脱屑、水疱等,伴有瘙痒。
二、机体自身因素
(一)免疫力低下
1.年龄因素:儿童和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较弱,所以更容易长疮;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功能衰退,身体的自我修复和抵御疾病能力下降,也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侵袭而长疮。例如,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且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等生长,更容易反复长疮且不易愈合。
2.基础疾病影响:患有某些基础疾病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从而长疮。如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为细菌、真菌等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条件,而且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和神经病变会影响皮肤的血液供应和感觉,使皮肤更容易受损且不易修复,增加长疮的几率;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极高,极易反复出现各种皮肤感染长疮的情况。
(二)营养缺乏
1.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缺乏会影响皮肤的正常角化,使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容易发生感染长疮。例如,长期挑食、节食的人群,容易出现维生素A缺乏,进而增加长疮的风险;维生素C缺乏会影响胶原蛋白的合成,不利于皮肤损伤的修复,当皮肤有微小损伤时,就较难愈合,容易继发感染长疮。
2.蛋白质缺乏:蛋白质是身体组织修复和免疫物质合成的重要原料,蛋白质缺乏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皮肤修复能力减弱。比如长期营养不良的人,或者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蛋白质丢失过多的人,容易长疮且疮不易愈合。
三、生活方式相关因素
(一)皮肤清洁不当
1.个人卫生习惯:不注意皮肤清洁的人,皮肤表面容易积聚污垢、汗液、油脂等,为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例如,很多人晚上回家后不及时清洁皮肤,尤其是运动后出汗较多的人,若不清洁皮肤,很容易长疮;儿童如果家长没有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皮肤清洁习惯,也容易因皮肤污垢积聚而长疮。
2.衣物穿着不当:穿着不透气的衣物,如紧身不透气的化纤衣物,会使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利于细菌、真菌繁殖,增加长疮的可能性。比如在炎热的夏天,长时间穿着紧身不透气的牛仔裤,会导致腿部皮肤潮湿,容易长疮;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穿着不透气的工作服,背部皮肤易长疮。
(二)接触污染物质
1.职业暴露:某些职业人群经常接触污染物质,容易长疮。比如从事建筑工作的工人,经常接触泥土、灰尘等,皮肤容易受伤且接触到各种病原体,增加长疮风险;从事化工行业的工人,接触到一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刺激皮肤,损伤皮肤屏障,从而容易长疮。
2.环境因素:长期处于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空气中的病原体、有害物质等会接触皮肤,影响皮肤健康。例如,工业区附近的居民,长期暴露在被污染的空气中,皮肤受影响更容易长疮;生活在卫生条件差的环境中的人群,也容易因周围环境中的病原体等因素而长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