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肤自身问题
1.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皮肤的屏障功能主要由角质层等结构来维持。长期接触刺激性物质(如频繁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长期处于干燥环境等)会破坏皮肤屏障。例如,在干燥寒冷的季节,如果没有做好皮肤保湿,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就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从而长疮。对于儿童来说,皮肤相对娇嫩,更易出现这种情况,若儿童长时间在户外玩耍且未做好防护,皮肤屏障受损风险增加。
-皮肤疾病本身也可能导致屏障功能受损,像特应性皮炎患者,其皮肤屏障功能先天存在一定缺陷,容易反复出现皮肤炎症反应,进而老长疮。
2.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导致皮肤长疮的细菌。当皮肤有微小破损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侵入。比如,皮肤擦伤后,如果没有及时清洁和处理,就可能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脓疱疮等疾病,表现为皮肤上出现脓疱,然后破溃、结痂等。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人体出汗较多,皮肤处于相对湿润的状态,更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繁殖,增加长疮的几率。对于老年人,由于皮肤老化,防御能力下降,也容易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长疮。
二、全身性因素
1.营养不良
-当人体缺乏某些营养物质时,会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例如,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A等。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缺乏维生素C会使皮肤的韧性和修复能力下降;维生素A对皮肤的正常分化和维持起到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A时,皮肤容易干燥、角质化,增加长疮的可能性。长期挑食、节食的人群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像一些减肥人群如果饮食不均衡,就可能面临这种情况。对于孕妇来说,若营养不良,也会影响胎儿皮肤发育相关营养的供应,产后自身皮肤也可能受到影响而老长疮。
2.免疫系统异常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而长疮。例如,患有艾滋病的患者,其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极弱,皮肤容易反复出现各种感染性疮疡。一些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在疾病状态下,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也可能导致皮肤容易长疮。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功能逐渐衰退,免疫监视和防御能力下降,相比年轻人更易因免疫系统异常而老长疮。
三、生活方式因素
1.卫生习惯不佳
-不注意个人卫生,长时间不洗澡、不换衣服,皮肤表面会积聚大量污垢、汗液等,为细菌等病原体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容易引发皮肤感染长疮。比如,一些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出汗较多,如果不能及时清洁身体,就很容易长疮。儿童如果家长没有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容易因为卫生不佳而长疮,像儿童玩耍后不及时洗手、洗脸,皮肤接触细菌后就可能长疮。
2.长期接触污染环境
-长期处于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如工业污染区,空气中存在大量的有害物质,皮肤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会受到损伤,增加长疮的风险。另外,长期接触一些化学物质(如某些工业化学品、农药等),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皮肤接触后可能发生刺激或过敏反应,进而引发皮肤感染长疮。例如,农民长期接触农药,若防护不当,皮肤容易出现问题长疮。
四、基础疾病影响
1.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升高,会影响白细胞的功能,使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下降。高血糖环境也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容易出现各种感染,包括长疮。而且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愈合能力较差,如果皮肤出现破损长疮,愈合时间会比正常人更长,容易反复不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皮肤长疮的重要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损伤。
2.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患者,尤其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皮肤的代谢和营养供应可能会受到影响。肾脏疾病会导致体内毒素排泄障碍,这些毒素在体内积聚可能会影响皮肤的健康。另外,肾脏疾病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等情况,进一步影响皮肤的状态,使皮肤容易出现感染长疮等问题。例如,慢性肾衰竭患者,皮肤可能会出现瘙痒、溃疡等情况,容易长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