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
特点:是瘢痕性幽门梗阻最突出的症状,多发生于餐后数小时或晚间,呕吐量大,一次可达1000-2000ml,呕吐物多为宿食,有腐败酸臭味,不含胆汁。
发生机制:由于幽门梗阻,胃内容物排出受阻,大量食物在胃内潴留,经过发酵、腐败后,在胃蠕动时被排出,所以呕吐物为宿食且有酸臭味。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基本机制相同,但儿童由于身体耐受性等因素,长期大量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更严重后果;女性患者若同时有其他基础疾病,呕吐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的影响。
胃蠕动波
表现:可见到胃蠕动波,蠕动波自左肋下向右腹部移动,有时可见到胃型。
发生情况:这是由于幽门梗阻时,胃蠕动增强以克服梗阻,从而出现胃蠕动波和胃型。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的胃蠕动波可能因身体较为瘦弱等因素更易被观察到;男性和女性在体表表现上可能因体型差异略有不同,但本质是胃蠕动为克服梗阻的表现。
腹部包块
出现情况:部分患者上腹部可触及包块,为扩张的胃型和剑突下压痛性肿块。
形成原因:是因为胃内大量潴留食物及胃液,胃扩张明显所致。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出现腹部包块提示幽门梗阻情况较严重,需要及时处理;不同年龄患者触及包块的感受和后续处理的考虑因素不同,儿童可能需要更谨慎的评估和处理以避免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表现:由于长期呕吐,患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干燥、弹性减退、尿量减少等;同时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常见的有低钾、低氯性碱中毒,患者可出现四肢无力、腹胀、心律失常等表现。
不同人群影响:儿童由于身体代谢旺盛,呕吐导致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发展较快,需要密切监测电解质情况并及时纠正;女性患者若处于特殊生理期,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加重经期不适等情况;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电解质调节功能下降等问题,幽门梗阻引起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老年人的影响更大,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
营养不良
表现:长期幽门梗阻,患者进食减少,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贫血等营养不良表现。
各人群影响:儿童长期营养不良会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低于同龄人标准;女性患者可能影响自身的身体状态和外貌,如皮肤无光泽等;老年人营养不良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