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呕吐
特点:是瘢痕性幽门梗阻最突出的症状,多发生于餐后数小时或晚间,呕吐量大,一次可达1000-2000ml。呕吐物多为宿食,有腐败酸臭味,但不含胆汁。这是因为幽门梗阻导致胃内容物排出受阻,胃蠕动加强,胃内大量食物潴留,经过一夜或数小时的停留发酵后出现上述表现。
年龄因素影响:不同年龄患者呕吐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和耐受力与成人不同,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更严重的情况,需更密切观察。例如幼儿可能因呕吐出现精神萎靡、哭闹不安等表现。
性别因素影响: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患者在照顾家庭等生活方式下,若呕吐频繁可能影响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安排。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加重胃部负担,进而影响呕吐情况,如长期饮酒、暴饮暴食的患者,幽门梗阻时呕吐症状可能更明显。
病史影响:有溃疡病史等相关病史的患者,呕吐症状往往与原发病的病程相关,如溃疡病史较长者,幽门梗阻时呕吐表现可能更典型。
二、腹痛
特点:初期上腹部可出现胀满不适,随后可出现阵发性绞痛。疼痛与进食有关,进食后疼痛加重,呕吐后可暂时缓解。这是由于胃收缩过强以及胃排空受阻引起的。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对腹痛的表述可能不如成人准确,可能表现为哭闹、烦躁等,需要通过观察其腹部体征等综合判断。例如幼儿可能因腹痛出现拒食、蜷缩体位等表现。
性别因素影响:无明显特定性别差异,但女性患者可能因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等情况在表达和应对腹痛时与男性有所不同。
生活方式影响: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精神紧张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加重腹痛症状。例如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状态的人群,幽门梗阻时腹痛可能更明显。
病史影响:有胃部相关疾病病史的患者,腹痛表现可能与原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相关,如溃疡病患者的腹痛有一定规律性,幽门梗阻时腹痛特点会在此基础上发生变化。
三、消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消瘦:由于长期幽门梗阻,患者进食减少,且大量营养物质丢失,导致体重逐渐下降,出现消瘦。
脱水:频繁呕吐导致大量体液丢失,可出现脱水表现,如皮肤干燥、弹性减退、眼窝凹陷等。
电解质紊乱:呕吐会丢失大量胃酸,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出现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情况。表现为乏力、腹胀、心律失常等。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由于生长发育快,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其影响更严重,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如出现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情况。例如幼儿脱水时可能出现前囟凹陷等表现。
性别因素影响: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患者在消瘦等情况时可能更关注自身形象变化带来的心理影响。
生活方式影响: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营养摄入不足等情况,会加重消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程度。如长期节食的人群,幽门梗阻时更容易出现严重的营养和水电解质问题。
病史影响:原有营养不良等病史的患者,幽门梗阻时消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可能更严重,因为其自身营养储备和调节能力相对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