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饮食结构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应保证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从全谷物(如燕麦、糙米)、蔬菜(如西兰花、菠菜)、水果(如苹果、香蕉)中获取,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致癌物质与肠道黏膜的接触时间,多项队列研究显示高膳食纤维饮食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2.控制红肉及加工肉类摄取:减少红肉(如牛肉、猪肉)每日摄入量至50克以内,避免食用过多加工肉类(如香肠、火腿),因为红肉及加工肉类中含有的某些成分在肠道代谢时可能产生致癌物质。
二、维持健康体重与适度运动
1.保持健康体重:将体重指数(BMI)维持在18.5~23.9kg/m²,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通过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可降低患病风险。
2.坚持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微生态,研究表明长期规律运动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生几率。
三、戒烟限酒
1.戒烟:吸烟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肠道细胞,戒烟可显著降低相关风险,建议吸烟者尽早寻求专业帮助戒烟。
2.限制饮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过量饮酒会刺激肠道黏膜,破坏肠道屏障功能,增加患癌可能性。
四、定期进行癌症筛查
1.一般人群筛查:45岁以上无特殊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开始进行结肠镜筛查,每10年1次;也可选择粪便隐血试验、多靶点粪便DNA检测等初筛方法,若初筛异常需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
2.高危人群筛查: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遗传性结直肠息肉病患者(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炎症性肠病长期不愈者等,筛查起始年龄提前,筛查频率增加,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筛查方案。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有遗传病史人群:如携带APC基因突变等遗传性结直肠息肉病相关基因的人群,需严格遵循遗传咨询后的监测计划,必要时尽早进行预防性肠道手术等干预措施。
老年人:筛查时需考虑其身体耐受性,可选择相对温和的筛查方式,如灵活乙状结肠镜检查等,并充分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基础健康状况。
女性:进行妇科检查等时应告知医生结直肠癌筛查需求,在合适的生理周期进行相关检查,同时关注自身肠道症状变化,如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