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和结肠癌怎么预防和检查

一、预防

1.健康生活方式调节

-饮食结构优化: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25~35克膳食纤维,如全谷物、蔬菜(西兰花、菠菜等)、水果(苹果、香蕉等),研究显示充足膳食纤维可降低结直肠癌风险。同时减少红肉(牛肉、猪肉等)及加工肉类(香肠、火腿等)摄取,此类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规律运动与体重管理: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维持身体质量指数(BMI)在18.5~23.9kg/m²,肥胖是结直肠癌危险因素,运动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

-戒烟限酒:吸烟会增加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应积极戒烟;过量饮酒相关风险较高,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2.高危人群监测: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一级亲属患该病)、遗传性综合征患者(如林奇综合征等)应尽早开始定期筛查,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

二、检查

1.粪便检测

-粪便隐血试验:作为初筛方法,检测粪便中微量血液,结果阳性需进一步检查。

-粪便DNA检测:可检测肠道脱落细胞中的DNA突变,对结直肠癌筛查有一定敏感性与特异性。

2.影像学检查

-结肠镜检查:为诊断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肠道黏膜,发现息肉、肿瘤等病变并取组织活检,建议45岁以上普通人群定期筛查,高危人群提前。

-CT结肠成像(CTC):通过CT扫描结合灌肠技术成像,能发现较大肠道病变,但准确性略低于结肠镜。

-MRI检查:对肠道肿瘤分期等有价值,适用于造影剂过敏或需精确评估盆腔情况者。

3.内镜检查:直肠镜可初步观察直肠部位病变,结肠镜能更全面检查全结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