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药物干预
(一)姿势纠正
日常生活中需长期保持正确坐姿与站姿。坐着时应使脊柱挺直,臀部充分接触座椅,双脚平稳置于地面,双眼平视前方;站立时要收腹挺胸,双肩自然下垂。对于儿童青少年,家长需密切关注其学习、玩耍时的姿势,及时给予纠正指导,避免因长期不良姿势加重驼背问题。
(二)运动锻炼
针对性运动可增强背部肌肉力量以改善驼背。例如游泳,自由泳与仰泳时头部后仰、双臂划水的动作能有效锻炼背部肌肉;俯卧撑可增强胸肌及背部肌肉力量,每次可进行3-4组,每组10-15个;小燕飞动作也较为有效,俯卧于床,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将头部、上肢及下肢用力向上抬起,形似飞燕,每次保持5-10秒,重复10-15次,每天可进行3-4组。儿童青少年可在家长陪伴下进行适宜运动,成年人则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强度与频率。
(三)佩戴支具
适用于骨骼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轻度驼背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支具,佩戴时要严格遵循要求,通过支具对脊柱起到矫正支撑作用,从而帮助改善驼背状况,儿童青少年佩戴支具期间需定期复查以评估矫正效果并调整支具。
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针对严重驼背且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例如由脊柱侧弯等导致的严重驼背。手术方式需由专业医生依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评估后确定,医生需与患者充分沟通手术的风险与收益,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在考虑手术时需综合其整体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谨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