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姿势纠正与康复训练
1.儿童群体:儿童驼背多因长期不良坐姿、站姿或缺乏运动等引起。家长需监督其保持正确坐姿(如背部挺直、双眼平视前方、课桌与身体保持适当距离)及站姿(挺胸抬头),学校可开展相关健康教育课程。康复训练方面,每日定时进行背部肌肉拉伸练习,例如俯卧位时双手撑地将上半身抬起,保持10-15秒后放松,重复多次;也可鼓励儿童坚持游泳,游泳时的划水动作有助于锻炼背部肌肉,改善驼背状况。
2.成年群体:工作学习中应定时起身活动,每坐立1小时左右可进行5-10分钟的扩胸运动,通过双手交叉抱于脑后,缓慢将上半身向后仰伸,增强背部肌肉力量;还可进行靠墙站立训练,后背紧贴墙壁,双脚与肩同宽,heels、臀部、背部、头部均接触墙面,保持10-15分钟,每日可进行数次。
二、支具治疗
对于特定年龄段(如儿童轻度驼背且骨骼尚未完全定型时)的轻度驼背情况,可在专业医生评估后定制合适的支具。儿童佩戴支具时需关注舒适度,遵循医生建议的佩戴时间,一般每日佩戴数小时,并定期复查以根据骨骼发育情况调整支具。成年人若因特殊职业或轻度驼背需求,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矫形支具,但需注意支具的适配性及长期佩戴可能带来的局部皮肤受压等问题。
三、手术治疗
适用于脊柱侧弯等导致的严重驼背且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手术前需进行全面身体评估,包括脊柱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以明确驼背的严重程度及脊柱结构情况。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权衡利弊,术后需进行规范的康复护理,如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开展背部肌肉康复训练等,但手术并非首选,仅适用于严重畸形且保守治疗无法改善的极端情况。
四、生活方式调整
1.营养摄入:儿童及青少年应保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钙(如牛奶、豆制品、鱼虾等)、维生素D(可通过适度晒太阳促进自身合成)的食物,以利于骨骼发育,预防因营养缺乏导致的驼背;成年人也需维持合理的营养结构,保证骨骼健康。
2.睡眠习惯:儿童及青少年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每日需睡眠9-12小时,良好的睡眠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及肌肉的修复;成年人也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晚睡眠7-8小时,利于身体机能维持正常,间接对驼背情况产生积极影响。
3.避免不良习惯: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均应避免长期弯腰、背负过重物品等不良习惯。儿童要防止过早背负过重书包,学校和家长需合理控制书包重量;成年人需注意工作生活中避免长时间弯腰劳作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驼背:除上述姿势纠正等措施外,要特别留意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进行身高、脊柱发育评估。同时,避免儿童长期低头使用电子设备,减少因不良姿势导致驼背加重的风险。
2.老年人群驼背:老年人驼背多与骨质疏松、脊柱退变等有关。在进行上述治疗方法时,需格外注意预防跌倒,因为驼背可能影响身体平衡。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以改善骨质疏松状况,同时进行适度的轻柔背部锻炼,如仰卧位时进行屈膝挺腹动作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骨折等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