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候环境因素
干燥寒冷气候:在秋冬等干燥寒冷季节,空气湿度较低,人体皮肤包括嘴唇的水分容易流失。嘴唇皮肤相对较薄,缺乏皮脂腺保护,当环境湿度低于一定程度(如低于30%)时,嘴唇水分蒸发加快,就容易出现脱皮干裂情况。例如,长期处于北方冬季暖气环境下,室内空气干燥,更易引发嘴唇脱皮干裂。
风吹日晒: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以及大风天气都会对嘴唇造成伤害。紫外线会损伤嘴唇皮肤的角质层,大风会加速嘴唇水分散失。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如长时间骑行、徒步等,若未做好唇部防护,嘴唇就易出现脱皮干裂。
二、不良生活习惯
频繁舔唇:很多人感觉嘴唇干时会不自觉地舔唇,但唾液蒸发会带走更多水分,使嘴唇更加干燥,形成恶性循环,加重脱皮干裂。比如,一些人在嘴唇稍有不适时就频繁舔唇,结果嘴唇状况越来越差。
过度使用唇部产品:不正确或过度使用某些唇部产品,如含有刺激性成分的唇膏、唇彩等,可能会刺激嘴唇皮肤,破坏唇部皮肤的屏障功能,导致脱皮干裂。例如,长期使用含有较高浓度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唇部护理产品。
偏食导致营养缺乏:长期偏食,缺乏维生素B2、维生素A等营养素时,会影响唇部皮肤的正常代谢。维生素B2参与细胞的正常代谢,缺乏时可能引起口角炎等,进而累及嘴唇出现脱皮干裂;维生素A对维持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很重要,缺乏时嘴唇容易干燥、脱皮。比如,只爱吃肉类,不爱吃蔬菜、水果的人群,较易出现因营养缺乏导致的嘴唇问题。
三、疾病因素
唇炎
-慢性非特异性唇炎: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慢性长期刺激有关,如干燥、寒冷、烟酒刺激、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表现为嘴唇干燥、脱屑、皲裂等,病情易反复。例如,一些长期有舔唇习惯的人可能患上慢性非特异性唇炎,出现嘴唇长期脱皮干裂症状。
-光化性唇炎:主要是由过度日光照射引起,多见于长期户外工作者。表现为嘴唇肿胀、糜烂、脱屑等,有明显的紫外线接触史,夏季病情往往加重。
-接触性唇炎:是由于接触某些唇部护理产品、食物、药物等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表现为接触部位的嘴唇红肿、丘疹、脱屑、干裂等,去除过敏原后症状可缓解,但再次接触过敏原易复发。比如,对某些品牌唇膏过敏的人,使用后就会出现嘴唇脱皮干裂等接触性唇炎表现。
干燥综合征: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外分泌腺,包括唾液腺和泪腺。除了嘴唇脱皮干裂外,还常伴有眼干、口干等症状。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嘴唇缺乏足够的唾液滋润,就会出现干燥、脱皮干裂情况,同时可能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表现。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会出现渗透性利尿,导致身体失水,嘴唇也会因缺水而干燥脱皮干裂。同时,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和真菌生长,也可能加重唇部的炎症反应,导致脱皮干裂不易恢复。比如,血糖长期居高不下的糖尿病患者,嘴唇往往容易出现干燥脱皮干裂问题。
四、其他因素
年龄因素:儿童由于皮肤角质层较薄,新陈代谢相对较快,且唇部皮肤娇嫩,在干燥环境或不良习惯下更容易出现脱皮干裂;老年人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功能减退,皮肤水分保持能力下降,嘴唇也更易干燥脱皮干裂。例如,幼儿在秋冬季节若护理不当,很容易出现嘴唇脱皮干裂;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唇部皮肤老化,出现脱皮干裂的概率增加。
特殊职业:一些需要长期用嘴呼吸的职业,如教师(长时间说话,可能不自觉用嘴呼吸)、歌唱演员等,空气直接经过口腔,嘴唇水分散失多,易出现脱皮干裂;还有一些长期处于粉尘环境中的职业,粉尘刺激加上干燥环境,也会加重嘴唇脱皮干裂情况。